Giter Club home page Giter Club logo

riddikulus-shanghai-2022's Introduction

riddikulus-shanghai-2022

在武汉封城的2年多后,上海这座2000多万人的城市也因新冠开始了封城。

相比2年前的武汉封城,这次上海封城则更像是一出闹剧。严苛的“动态清零”政策,加上基层混乱的管理模式,让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陷入一片声名狼藉中。

而亲历的上海,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抢菜”;装修工人被关在所装修的毛坯房中,出来和社区求米求粮;大龄老人被迫每天下楼进行核酸采集。

2年之后的今天,许多国家逐渐开放了国门,并且对于新冠病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研制了疫苗。由此也产生了“清零派”、“共存派”等不同派别,本文档并非旨在论证各派别的孰是孰非,只想客观记录上海封城的当下,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因为疫情和封城措施而导致的荒诞事件。

求助

日期 标题 链接
4.7 延平路孕妇求助信息 链接
4.7 一个远房来上海治疗(肺癌) 链接
4.10 #上海疫情求助# 家父在酒店隔离期间去世 链接
4.11 #上海疫情##浦东疫情##宝宝发烧救助# 链接
4.17 我真的无路可走了 男朋友核酸阴性被带走 链接
4.17 救救上财!!! 链接
4.20 求救!华东理工93岁教授夫妇!! 链接

日常

日期 标题 链接
4.7 是的,我快断粮了 链接
4.10 我在大润发打了32天地铺,才知道疫情下的人最需要什么 链接
4.10 帮帮老人小区!! 链接
4.10 浦东新区方舱医院——隔离者自述 链接
4.12 居委的不作为 链接
4.13 【三联】我被隔离在小区的20多天 链接
4.13 上海徐汇区永康街道市民求救电话录音 链接
4.14 求关注!今天上海暴雨,苦的是某些方舱里的人啊!!! 链接
4.16 我在盒马当司机,才明白在上海送菜到底难在哪 链接
4.17 老百姓看不懂的上海抗疫 链接
4.25 上海人民最后悔没囤的:这份清单你可以直接拿去采购 链接
4.25 最长封锁160天,这些城市几乎被遗忘了 链接
4.30 上海社会面清零了? 链接
5.10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上海会变成这个样子 链接
5.14 有幸经历了一场笑话 链接
5.14 关于5月9日同楼层判定密集被拉去隔离 链接

荒诞

日期 标题 链接
4.10 上海求助有关的信息被 404 链接
4.10 【视频】上海方舱医院盒饭现状 链接
4.10 复旦大学教授下楼取菜被殴打,警方介入并送来验伤通知书 链接
4.10 上海宝山仓库起火 链接
4.11 一对被“误判”阳性的上海夫妻的崩溃 链接
4.11 上海疫情笑话 链接
4.13 奇葩居委会告示 链接
4.13 李强和孙春兰视察 链接
4.13 东方卫视的“抗疫晚会”,在一片骂声中暂缓播出了 链接
4.14 张江纳仕国际社区被强行征用 链接
4.17 4月16日 新闻联播中的上海人民 链接
4.17 孙春兰疫情视察摆拍 链接
4.21 今晚上海市民的朋友圈堪称315晚会 链接
4.21 辽宁捐赠的物资被浪费?上海辟谣后辽宁反辟谣 链接
5.2 被赶走前,她在红色电话亭住了一个月 链接
5.10 说几句“入户消杀” 链接

悲痛

日期 标题 链接
3.27 上海疫情中,一位清华校友的非正常死亡 链接
4.7 【好奇晓姐】我的爸爸没了 链接
4.7 柯基被防疫人员打死 链接
4.7 那位被网暴的上海女孩,真的自杀了 链接
4.11 经济学家郎咸平母亲去世 链接
4.16 4月13日下午,我外公突然离世了,由于我处在封控区,因此也没能去看最后一面 链接
4.16 小提琴演奏家陈顺平先生离世 链接
4.22 外卖小哥车祸去世 链接
4.23 我在方舱,看见老人们的孤岛求生 链接
4.27 一位上海外卖小哥之死 链接
4.27 国产大飞机副总师送医途中去世 链接
5.10 连清川:我没有妈妈了。可是我却不敢回家见她最后一面 链接

深度好文

日期 标题 链接
4.11 拆解爆文《上海防疫,背后的国本之争》:我为何更关注民本思维和人性之战 链接
4.16 “上海困局”,显示哪些问题? 链接
4.21 上海是预示未来一百年的大河。 链接
4.21 我们得想办法,让上海不被恐惧与猜忌吞噬 链接
4.27 上海问题,到底是电车难题还是公地悲剧? 链接

认知

日期 标题 链接
4.10 请停止使用“躺平”与“共存”这两个语言陷阱 链接
4.10 【奇文共赏】上海防疫,背后的国本之争 链接
4.11 拆解爆文《上海防疫,背后的国本之争》:我为何更关注民本思维和人性之战 链接
4.12 【端传媒】截至2022年4月,我們對「COVID-19後遺症」的了解有多少? 链接
4.14 比疫情更危险的, 是对疫情的恐慌 链接
4.16 “上海困局”,显示哪些问题? 链接
4.21 我们得想办法,让上海不被恐惧与猜忌吞噬 链接

发声

日期 标题 链接
4.10 上海区书记辞职信火了:我们无力承担和回答,但我们有底线 链接
4.14 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链接
4.14 上海累计感染超25万!最惨的是,他们永远上不了热搜 链接
4.18 我就问一句:是不是现在完全不在乎经济了? 链接
4.20 德国人怒怼居委会 链接
4.21 上海是预示未来一百年的大河。 链接
4.23 上海疫情四月之声 链接
5.8 童之伟:对上海新冠防疫两措施的法律意见 链接
5.10 胡锡进和吴晓波接连翻车,他们怎么就没信心了? 链接

riddikulus-shanghai-2022's People

Contributors

r-r-riddikulus avatar weilueluo avatar

Stargazers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Watchers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riddikulus-shanghai-2022's Issues

#上海疫情求助# 家父在酒店隔离期间去世

(原文来自微博求助)

#上海疫情求助# 家父在酒店隔离期间去世
我尝试克制悲痛的情绪,尽量说清来龙去脉。

可我人微言轻,只望蝴蝶振翅能引来台风,刮去阴霾,让我父亲的死水落石出、还他一个公道。

这是一篇问责,我想问清楚,究竟谁来为我父亲的死负责。

三月二十七日,家父因与阳性密接,被收容于曹阳路1518号大都会海逸酒店隔离点。

家父心脏一直不太好,常备保心丸。

我和姐姐虽然担心,但家父总说在隔离点一切安好,我们悬起来的心才放下。

四月四日当天具体发生什么,我们只能努力拼凑,但我愿意以承担一切法律责任为前提,将我所知道的经过陈述出来。

17:20分
家父在服完药后,心脏却突感不适。

由于没有【隔离点值班医生】的联系方式,家父用私人手机,尝试拨打【隔离点值班民警】电话,让【隔离点值班民警】呼叫【隔离点值班医生】,试图自救。

(此信息来源于【家父手机通话记录】、【隔离点值班民警】以及【隔离点值班医护】)
无人应答。

17:21分
家父用私人手机拨打120以求救治,接通。

120接线员告知,私人拨打120并不能派救护车进行急救,必须走程序,即:先联系【隔离点值班医生】,由【隔离点值班医生】联系120,才能派救护车。

无果。

(此信息来源于【120接线记录】)

17:29分
家父用私人手机拨打110,接通。

110总线几经周转,最终联系到【隔离点值班民警】。

(此消息来源于【110接线记录】以及【隔离点值班民警】)

17:38分
【隔离点值班民警】联系到【隔离点值班医生】,【隔离点值班医生】得知情况。

17:40分~19:35分

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何种事实,哪怕是现在,我们也无从知晓。

【隔离点】单方面给出了当时的经过:
第一,【隔离点】在18:20分联系到【隔离点专派救护车】。

第二,【隔离点值班医护】通过客房电话,不停地询问家父身体情况,并给予自救指导。

不过,他们口径一致地给出了一个事实:17:40分~19:35分,确确实实没有任何【隔离点值班医生、护士】来客房询问家父情况、看护家父。

并且,家父的同事就在客房对面,18:02时,同事叫家父,无人应答。

同事便自行去吃饭了。

19:35分
救护车致电【隔离点】,表示已经快到了,并让【隔离点值班医护】做好准备,收拾家父的行李。

此时,一位【隔离点值班医生】来到家父客房门口,敲门无果,并借用房卡打开房门,然后关紧了客房房门。

不久,又一位【隔离点值班医生】来到客房,进入房门后,关闭客房房门。

(此消息来源于【家父十几位同事】)

19:50分
救护车到来,【救护车的急救人员】带担架、心电设备来到客房,而此时的心电图已经是一条直线了。

接着,【急救人员】用担架将家父抬进急救车,赶往普陀区桃浦路的利群医院。

(此消息来源于【利群医院的记录】)

20:42分

姐姐接到值班民警电话,说家父被送去医院抢救。

20:49分

我也得知此事,安慰姐姐后,偷偷地给家父打了电话,未接。

20:50分

家父回电了,电话那头是【利群医院的医生】。

他说,家父走了。

当天晚上,我们来到医院,办好了死亡证明。

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想知道真相,所以我们想见家父,想拿到家父的遗物,搞清楚家父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得到的回复是,尸体由于曾是密接者,不让见。

遗物由于曾属于密接者,暂时不让拿。

由于太过蹊跷,我们多次报警,最后来了四五辆警车,终于得到一个答复:明天见遗体,明天拿遗物。

这已是我们最大的争取,至少有个准信了。

到了次日,我们穿着防护服,见到了家父,也看见家父身上的抢救痕迹。

接着,利群医院开始告知我们,这里尸体不能存放48小时以上,必须尽早火化。

我们想做尸检,我们想要个明白。

当天,利群医院的领导要见我们,并语重心长地说了许多,比如现在环境下没有机构可做尸检之类的。

我也确实不忍家父开膛破肚,最后就答应了火化。

殡仪馆来了以后,因为尸体曾是密接者,不愿意来太平间接家父。

在他们的拜托下,我推着家父,来到殡仪车前。

因为尸体曾是密接者,没有设置尸牌。

我至今也忘不了工作人员的那句话:“你确认这是你父亲吗?确认我们才能带走。

”随后我打开了裹尸袋确认遗体。

呵呵。

后来,我们设法联系各单位、部门,我们想要得知实情,换来的却是互相推诿。

只有民政局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让我们联系到桃浦街道,开了一次线上会议。

隔离点说:人必不是在隔离点死的,因为救护车不拉死人。

医方解释:国际上来说,人停止心跳后的30分钟都是抢救时间,只有30分钟后才能正式宣告死亡。

当时急救人员在酒店用过心电图,已经是一条直线了,但考虑到还有救援的可能,所以才抬上救护车,赶往医院。

而现在,已经没有有关部门再联系我们了。

我们去联系他们,也只有一个答复:很同情、等流程。

写到这里,我终于能带一些情绪了。

家父从不让人担心,什么事都自己抗着,留给我们姐弟的只有乐观爽朗的笑容。

所以姐姐来电时,我说:“没事,这不有急救人员嘛,肯定好好的。

”我没想到他在生死关头,都不愿给我和姐姐打一通电话,他一定是想扛过这关,把这次小小的风波瞒住、不让我们担心吧......

可是爸,你要我们怎么接受这样的结果?它不尽人事啊...倘若有【隔离点值班医护】在17:40~19:35之间上门看护你呢?倘若【隔离点专派救护车】在18:20指派,18:50到达呢?我不敢想啊!因为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你可能还能站在我面前啊!

说等流程,那是不切实际的,真相只会慢慢积灰,取证只会越来越难。

而且这已经暴露出隔离点救护上的弊病了,我们家属怎么能接受不了了之?怎么能接受这弊病不除?

我的诉求只有一个:

请与本案无关、且具有调查力度的机关部门告诉我、亲口告诉我,家父究竟因为什么疏漏而死!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http://t.cn/R2Wxpw9

是的,我快断粮了

原文

人在浦东,还没解封。掐指一算,今天是我居家隔离的第28天。

小区连续有阳,只多不少,解封遥遥无期。家有拆家神兽两只,不能上学,精力旺盛,每天食物需求量极大;一枚体重180斤的食肉动物队友,干饭机器人,肉菜以盆为单位;我,身高157,人不大,但胃占了一半,因为常年健身,每天消耗也不少。
以上为前情提要,总之,一家四口,在封控的第28天,正面临着断粮危机。

别跟我说“你不会抢菜吗?”
每天n个闹钟,准时蹲点app抢菜,以我的手速,手机都能被我戳出性高潮。加上最近在我强烈要求下,队友也加入每日抢菜战斗,远在外地的爹妈也来帮忙,四人全方位全时空轮戳,也没戳出半片菜叶。
讲真,事到如今我终于明白了很多男人的悲伤,我如此卖力,戳到自己都面目狰狞了,你不仅面无表情,连毛也没给我个回应,对不起,是我不够快。
多么痛的领悟,是我土,是我胖,是我配不上沪上顶级男团叮咚饿了么美团盒马的垂青。

image
(永远抢不到菜的叮咚)

说出去谁信啊…一大早哭了一场,只是因为想吃鱼,想吃面包,想吃包子馒头,想吃豆腐豆皮千张…哪怕便利店那种工业制造的也行…但是…就是买不到,买到了也送不到。馋,馋哭了。

你也别跟我说“你不会社区团购吗?”
作为一个曾经做过七年全职主妇的我,手机里没二十个商家私人微信,都对不起我曾经叱咤小区的全职主妇头衔,好歹也是曾凭一己之力推动小区几十户人家团购洗碗机的人,大到洗碗机,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连保险丝螺丝钉商家老板的微信我也收入囊中。封控期间,各团购群琳琅满目,打开手机,置顶的全是各类业主自助的团购群,每天就在群里各种接龙、付款。这不,前几天我斥巨资团购了20斤大米,网上卖56,店家卖98,特殊时期,认了,谁都不容易。

image
(各种团购群,为了减轻志愿者工作,我已经买得很克制了)

可是,你得有人送啊。小区实行足不出户管理,商家只能送货到小区门口。全小区5000多号人的生活物资,堆积如山,全靠有限的小区物业和志愿者配送。
我们小区是浦东新区重灾区中的重灾区,阳了的楼栋一大堆,志愿者必须接种过疫苗,而且楼洞不能有阳,上一次核酸或者抗原必须为阴性。这几个条件就砍掉一大半,有限的几个人,负载全小区5000多号人的物资运输,凌晨一点还能听到楼下运货的声音,几天下来,已经倒下几个运输小伙儿。肉类生鲜放了一天,到家已经臭了。

image

小区呼吁非必要物资不要购买,我配合。面包非必要,我可以吃麦片;孩子哭着想吃香蕉,我说家里还有苹果;新鲜牛奶非必要,我们买包装牛奶,能放半年那种……这两天,小区配送实在吃不消了,对发起团购的团长们有了要求:自己的团,自己分拣,自己防护,自己派送。
好嘛,一大半团长也歇菜了。

翻箱倒柜找吃的,犄角旮旯里以前看不上的各类包装食物,什么火腿腊肉小面包,此刻都是珍宝。绿豆红豆黄豆黑豆,一豆两吃:熬粥,还有发豆芽。每天为豆芽又长高了几毫米欢呼雀跃,一家人蹲在阳台上对着一盘豆苗痛哭流涕,正在阳台上埋屎的猫,看我们的眼神都开始带着畏惧。好像下一秒,我们饥饿的目光就对准了它。

讲真,全家物资储备最足的,竟然是我家的猫。猫粮猫砂都够它半年。如今我们全家只想辟谷,不是因为没菜了,是因为卫生纸也快没了。

image

每天心情不好就去刷刷各个群,哀鸿遍野,对照一下就觉得自己没那么悲惨。人类果然很阴暗,当你觉得自己悲惨,就去看看更惨的人,你就会觉得快乐。群里求菜求肉求馒头,有人吃了一周面条,重金求一碗白米饭;有人没盐了,几天下来心慌腿软嘴里没个鸟味儿;还有求洗衣液的,求酱油的,求葱姜蒜的,更不要提那些平日不开火的小年轻们,封控前囤的速食都已经弹尽粮绝……对比一下就觉得,还好,你只是不敢拉屎而已嘛,还有好多人想拉屎都没东西可拉呢。
要知道,以前这帮人都是在群里求暖床的男朋友女朋友。如今,为求一份奢侈品葱姜蒜,他们都能降低择偶标准和性别要求了。

你更不要马后炮地怪我“你不会提前囤货吗?”
我不追求断舍离,平时就有囤物资的习惯。隔离的27天中,小区有过一次短暂的解封,第二次封控通知下达之后,我们在小区大门关上的前十分钟,驾车仓皇逃出,先后去了盒马、家乐福、卜蜂莲花以及各类便利店扫货,彼时商超已经是人满为患,货架空的空,缺的缺,但我们还是抢购了满满一后备箱的食物,蔬菜水果,心想这么多东西够它吃上十天半个月了吧。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也算不过上海的封控政策啊。
拿我小区为例,3月12日,小区有阳,通知14天封小区管理,3月20日小区全阴解封,没两天,小区又阳了,再次封闭管理。紧接着到了3月28日,上海要求浦东全员静止到4月1日,结果到了4月1日,小区仍然没有解封,因为阳性不断,短短几天爆发式增长,只要当天有一例阳性,就必须7+7封控管理,无限循环。
《开端》也不是这么拍的啊,《开端》好歹能重启,找方法,找活路,不断试错最后成功。我现在,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把浦东区整个超市都搬进我家,如果要给囤积物资加上一个年限的话,我希望囤够一万年。
今天是4月8日,从3月12日封控第一天算起,已经快一个月了。谁家能囤这么多东西?蔬菜能放几天?冰箱能有多大?速食能顶几天?
所以请问,我到底还要封多久?谁也没法给我答案。

讲真,说出去都没人信。今天早晨起床我哭了一场,从六点抢到九点,屁也没抢到一个。购物车里快千元的物资,肉眼可见刷刷刷的没货,最后连购物车也刷不进去。
哭了,不是气哭了,没力气生气,我是馋,馋哭了。
盒马有社区团购,我抢成功了两次,退单了我两次,不打招呼那种,比渣男还渣男,说走就走,无视我付出的真心,无视我付出的钱财!我是不是还要夸它一句还挺职业素养,谢谢你啊盒马,你还没忘记把钱退给我。
真是火辣辣的分手费,不断提醒我被你抛弃了,把钱甩你脸上头也不回就走人的那种。
竟然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恼羞成怒之感。
我只是想吃一条鱼,想啃口面包而已,有这么难吗?
嚎啕大哭。真特么操蛋。
昨天我认真盘点了冰箱和储藏柜里的所有食物,郑重其事地开了一个家庭会,我们从最初的四菜一汤,到三菜一汤已经有段日子了,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只能两菜一汤了。我和队友晚上已经不吃饭了,美名其曰减肥,再饿,也不能饿孩子对吧?祖国的花朵呢?

不插科打诨,我其实远远没到快饿死的地步,食量储备还够一周,团购也正在马力加足中,希望能新鲜的到达,就是辛苦小区里那些志愿者们。
但是,我还是好想问一问——
全上海2500万人口啊,还有好多好多好多人,不会做饭的年轻人,家里没有做饭条件的出租屋,还有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不会用手机,不会抢购,不会团购,不会……他们怎么办?怎么保障他们的物资问题?满屏的求助诉苦,有人看到吗?
疫情防控我配合,浦东说4月1日解封,结果你整了个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我语文不好着实阅读理解不来,只想问问有哪个小区真的解封了?有给我们物资准备的时间吗?我们老百姓该怎么买菜?超市全部关了,菜场全部关了,一点点人力服务全市2500万人口的口粮,怎么负担得过来?想过预案吗?能切实解决我们老百姓吃饭问题吗?
永远封下去不是办法,民以食为天,家里的食物每天都在消耗,购买力上来了,有钱都没地方花,因为买不到,就算买了也不一定能新鲜的送到。请问哪位行行好,给我一点盼头可以吗?我没高要求,只想吃口面包,吃口鱼,给孩子吃口香蕉。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难过,想不到在人均gd排名前列的上海,有一天我会因为疯狂想吃面包和鱼,而嚎啕大哭。

image

上海宝山仓库起火

from 知乎

搜狐新闻:“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12日消息,近日,微信圈群流传宝山区某场所发生火灾的相关图片,不少网友称该地点为存放蔬菜物资的仓库,“估计库存对不上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放火烧仓库”。
对此次火灾,4月10日,上海宝山区消防救援支队在官方微博@上海宝山消防发布“火情通报”。通报称,4月10日13时32分,宝山区湄浦路179号宝地绿洲城商业配套设施单位发生火灾。市应急联动中心(消防指挥区)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消防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火势于13时47分得到控制,13时58分熄灭。起火单位为三层钢混结构的建筑,层面积1000平方米,过火面积150平方米,主要烧建筑物外层的铝塑板。现场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及财产损失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ae9e573a522b43f88a6b3d36b2a57160

db0358d6-bb7a-11ec-be45-d28fe428eaed-v4_t10000111-weobrjqR97.mp4

v2-22929f048a652243011776fc691485cc_1440w

起火单位:上海尔南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一年前,刚刚获得了医疗用品相关的工商许可。
v2-8485d7ed4fd406cfcfc3916684fe7fa9_1440w jpg

截屏2022-04-14 22 45 50

通话录音

转自微博 茂哥日记:

钱大妈超市一员工给居委会工作人员打电话

  • https://weibo.com/6340026081/Lp4xmoxag
  • 上海钱大妈超市一员工给居委会工作人员打电话咨询怎样才能配送物资进小区。听完录音后一上海网友表示:原来不是配送和人力的问题,如果是、钱大妈就能做到,京东快递也早就进来了。

image

default.mp4

宝山大场镇一市民打电话给镇政府工作人员

image

  • 压缩文件

宝山大场镇一市民打电话给镇政府工作人员.zip

【好奇晓姐】我的爸爸没了

原文链接

现在的感觉是力竭。从把爸爸送去医院到他离开短短五天,我仿佛经历了人生的各种纠结,没想到每天在新闻里看到的人间苦,就在我身上这样切肤之痛的感受着。

4月6号,我赶过去的时候爸爸已经离开了……他的手已经凉了,我把他送去太平间,死亡对病痛的爸爸应该是一种解脱,只是遗憾爸爸走前一直叫我和我儿子能不能去看他,他想见亲人最后一面,这是他唯一的遗愿…这将成为我一生的遗憾!他走的太苍凉了,在剧痛和孤独中死去,爸爸做完手术神智不清,可能还以为我和小外孙不去看他,他该有多痛苦!

我哭着喊着求民警让我去见爸爸最后一面,他们告诉我这是“小事”,让我呆在原地不能出去,配合他们的抗疫工作!任我哭喊都没有丝毫用处!最后是我们想尽办法借到一张街道出门证,我才能去医院的!

生死本是人生的规则,可能我们真的没有选择,可以这样的死去,让活着的人和在天堂的人如何安宁……

爸爸由于右脚趾一直疼痛不止,于3月9日在华东医院进行了下肢血管扩张手术。

3月12日出院。回到家里右脚疼痛加剧,起初以为是术后的正常恢复性疼痛,可一直不见好转。

3月17日,我决定给爸爸换个医院检查,可是疫情各个医院都纷纷关闭,急症也只是挂止痛针,毫无其他处理,好不容易预约上了3月22日的瑞金医院,没多久就通知医院关闭门诊,于是我们又约了龙华医院,同样也被取消了!

同时爸妈的小区3月21日被通知封闭,爸爸说他的痛再忍忍吧,配合国家的防疫政策,等解封了我们再看医生。

3月25日,爸爸痛的受不了在家惨叫,妈妈原本想去华东医院挂急诊,结果门口贴了心血管外科门急诊医疗服务继续暂停的告示。无奈在家继续等。

十来天的日子,眼看爸爸的脚从一个小脚趾的红肿,到整个脚逐渐发黑,爸爸痛到几乎开始绝食,我们再也无法忍耐了,我四处奔波,得到的答案就是,现在别来医院!我们不接收病人住院,无法进行治疗,更别说手术了,没有医生,没有病房,没有医疗资源!

无奈,4月2日我在朋友圈进行了求助,几百条的微信给我各种咨询和关注,在众多朋友的积极帮助下,我们终于进到了某医院。这里插一句,可能我是幸运的,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一个病人需要几十个人的同时帮助和关怀才有可能获得一丝的机会!

那一天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我还在朋友圈里感谢人民群众!感谢友爱!当时我的小区已被封控,只能让七十岁的老母一个人照顾我爸爸,我已无法强求更多,我想爸爸终于可以手术了,很快就会好的!

噩耗,4月3日被告知爸爸不得不进行高位截肢,由于下肢动脉硬化,整条腿要截去,我作为女儿不能在这个时候陪伴爸爸,我心如刀割,甚至在这个时候都想做一个假病危通知得以出行的机会去照顾爸爸,可是这个时候我们想的还是遵纪守法,我最终没有用假证明。

依旧是四处求助,在我的物业及居委的帮助下得到一张非常紧张的通行证,整个街区就只有三张!我用了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回来!

医院方也出于人道主义,让妈妈下楼来,但不能穿过隔离线。我们只能“隔线”相望,我们彼此都不敢跨过那条线,那是一条人世间最宽最深的线,我们含泪相望,却不能相守。

收下我送来的物资,妈妈就“赶我回去”:快回去!快回去!外面不安宁,你别再有事了!

我现在特别特别后悔,我当时就应该冲破这条线,冲破这毫无人性的障碍!这样我至少能看我爸爸一眼!我后悔自己为什么这么老实的做一个好公民,却不能做一个好女儿!疫情让骨肉分离,亲人不能在一起!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受苦受难,但我们的底线是亲人要在一起。

4月5日那一天我莫名的心慌,在家坐立不安。

4月6日凌晨4点15分,爸爸走了。

女儿不能尽孝,此刻只能愿爸爸在天堂没有病痛和孤独,此刻你的遗体还在那冰冷的房间里,我只能为你点上烛光陪伴你走过黑暗。

image

张江纳仕国际社区被强行征用

上海政府征用纳仕国际社区(浦东新区张江)作为隔离点,并立即执行,警察暴力驱赶居民。

image

image
居民下跪求饶和被勒住脖子换取一点生存空间

1

3.mp4
1.mp4

复旦大学教授下楼取菜被殴打,警方介入并送来验伤通知书

(原文发于微博)

#上海疫情# 【复旦大学教授下楼取菜被殴打,警方介入并送来验伤通知书】复旦大学黄河教授:4月9日早上接到通知有一批蔬菜到货,我下楼至幸福小镇三号楼物资流转处去取,结果发现货架上并无我家货物,原应发在货架上的货物被他们单独放在旁边,后来有一穿大白服装的女性志愿者朝我吼道:“你老婆不是嫌我们身上有病毒吗?你的东西我们就不放在那边了,你到这边来取!”我过去了,周围埋伏的几个壮汉立刻将我围住,我立刻掏出手机拍照取证,立刻就有更多的人来围攻我,其中一个将我口罩一度打落,并且妄图抢夺我的手机。

我向另一条路退去,这伙人冲上来,几个人将我拦腰抱住,并且使我头部触地。

并且用脚朝我的腹部与腿部、背部猛踢,导致我腹部剧烈疼痛并且有表皮淤伤、背部撕裂伤,并威胁我交出手机删除视频。

我爱人在第一时间报警,但是派出所警察说不可进入小区,需等小区内一位警察来处理,导致我被围殴时间较长,几位殴打者皆声称这是“政府在疫情期间给他们的权力”。

且参与殴打人中有两名穿制服的保安。

紧接着 120 到来以后,我被送至浦东区仁济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以后,医生的结论是:轻度脑震荡,眼睛也有可能受损(但由于眼科因疫情关闭,尚未检查)。

回家后发现,腹部也有严重挫伤,疑似脚踢或棍棒击打所致,派出所已送来验伤单,建议我再去医院做一次腹部检查。

上海防疫,背后的国本之争

(原文 智sir 智先生

壹 华亭宾馆

上海疫情爆发的最初时间,是3月1日。

当天确诊了一位56岁的女患者,住在普陀区甘泉街道,她的主要活动范围是石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舞蹈队的七人相继确诊。

3月2日,松江区九里亭街道的永辉超市发现5例确诊阳性患者,密接里面有一名闵行区男司机被确诊阳性,同时导致嘉定区也出现6例确诊,这6例确诊里又有3名司机,轨迹多次涉及上海大学。

3月6日,上海疫情多点散开,徐汇区、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闵行区都有确诊,当天一共48例。

这就是奥密克戎的传播威力,比初期的新冠传播速度快4倍。

3月8日,上海确诊65例,其中有四例在徐汇区漕溪北路1200号发现。

漕溪北路1200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华亭宾馆。

华亭宾馆始建于1983年,是上海第一批涉外的五星级宾馆,在当时看起来高端大气,如今内部已经非常老旧了,套房里还有充满历史的古董电视。

今年2月16日,华亭宾馆歇业,启动全面装修改造计划,改造工程预计2年。

但因为香港疫情爆发,导致入境旅客激增,在这种防疫压力下,华亭宾馆重新启用,被征用为隔离酒店。

国内绝大部分酒店,包括华亭宾馆的室内通风,都是依靠集中空调系统,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隔离技术处理,不适合作为临时隔离酒店,甚至会导致奥密克戎在酒店内传播,突破隔离闭环向外扩散。

3月11日,上海官方确认:松江、嘉定、闵行、黄浦、徐汇、宝山、浦东新区等疫情感染来源聚焦于中风险地区漕溪北路1200号(华亭宾馆)。

虽然查明了传染源是华亭宾馆,但在接下来半个月,上海疫情没有任何止住趋势,反而多点爆发,问题出在了哪里?

image

贰 上海模式

3月14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给了明确诊疗要求:

只要测核酸时发现阳性,就要立即隔离,进行临床诊断,结合流行病史、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最后划分轻中重型。

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标准做法是,测出来核酸阳性后,哪怕没有肺部阴影,哪怕只是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都一律划分为确诊轻症患者。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患者的比例应该大致相当。

上海的无症状患者相当多,从比例来看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比如4月8日的最新确诊:新增1015例本土确诊,新增22609例无症状感染者。

显然,上海有自己的判断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统计方式,才能造成如此多的无症状感染数量?

目前网上的最主流观点是,可能由于医疗挤兑,导致许多阳性患者无法拍CT,难以获悉肺炎影像,哪怕有咳嗽发热等明显症状,也会被统一划归无症状感染者。

我不清楚这个划分标准究竟是什么,上海官方没有进一步说明。

如此庞大的无症状感染者,按照官媒的报道内容,有上海市某区疾控工作人员提出一个看法:「无症状感染者涉及区域不划定中高风险。」

也就是说,目前上海各区的中高风险划分标准,可能是按照「本土确诊病例」来划分,没有将「无症状感染者」算进去。

我很疑惑的是,无症状感染者就没有传播危险了吗?

直到4月9日,上海依然没有一处高风险地区:

image

是全国各地的高风险划分标准不一吗?确实如此。

北京:14天内新增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或新增超过5例本地确诊病例;
四川:14天内发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或出现超过10例确诊病例;

绝大部分省市按照四川标准执行,也就是10例确诊病例=高风险区域。

可是,上海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15万例,哪怕「无症状感染者」不计算在内,确诊人数仍然有5408例,如此庞大的数字出现在一座大城市里,竟没有一处高风险区域,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吧?

早在2月14日,上海就加强来沪人员的健康管理:

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4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第1、4、7、14天)。

这条健康管理,说明上海清楚知道高风险地区的传播危险,而从3月13日开始,上海新增超过100例(确诊+无症状),到3月下旬,上海疫情已经悄无声息外溢各地。

有不少无症状感染者拿着国务院绿码在全国随便跑,而且健康云也显示阴性,可以坐动车,到落地测核酸时就变阳了。

这种情况会造成什么后果?

来自上海的绿码不可信,中低风险区域也不可信,东部一些城市只能采用无差别的管控方式,一视同仁所有上海市民。

注意,上海周边城市的层层加码,严防严控,直接导致了后续更为严重的物资配送紧缺问题。

3月27日,上海日新增3500例,正式进入「全域静态管理」。

叁 封城乱象

距离封城前的十多天,上海依然有充足时间来安排物资调配,毕竟本土一堆赫赫有名的企业,不管国企民企还是外企,都拥有相当强势的供应链,还有高效率的运输系统,在物资供应问题上完成不成问题。

事与愿违,从3月中旬,上海一些区域进入封控管理后,就已经出现物资调配困难、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了,各街道各自为政,绿色通道形成虚设,120热线严重挤兑,被隔离的居民只能通过团购和买菜软件抢购——明明这个阶段的隔离管控不应该出问题。

随着阳性小区越封越多,在3月28日宣布浦东进入「全域静态管理」后,仍然给足市民疯抢物资的时间,导致潜在病例加剧。

这里暴露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地方的物资保障方面没有做到位,让居民出门抢购自救,证明了哪怕有大半个月时间,上海防疫管理的问题仍然无法弥补解决,必须匆忙封城。

第二个是明知道会聚集感染,市民依旧选择抢购,说明已经不对当地抱有太高期望,得按最坏情况做准备,哪怕只是宣布封城4-5天。

事实上,那些真正相信只封控4-5天,而没有提前采购过冬的市民,现在都要去微博求助,并且后悔没有把货架上的老坛酸菜面一起带走。

至今,围绕上海的核心话题还是买菜难,App抢不到,天价团购,地区保供有限。骂居委会的人特别多,一问三不知,组织拉胯,防疫封禁形同虚设,配送物资缓慢,没有紧急预案,无力维护社区秩序,大规模聚集测核酸,各种惹民愤的矛盾事件集中爆发。

但越到后面,开始理解居委会的百姓逐渐变多,他们很快意识到真正的症状在哪里,各街道下发大量任务,层层加码全压在居委会身上,居委除了无法提供医疗服务外,几乎所有大小事情都要处理解决,上面却没有派下来多少人力援助,12345长期忙音,来自基层的一线声音完全无法反馈。

许多居委会依靠社工和志愿者勉强维持秩序,情绪濒临崩溃,却仍然要维持最基本的秩序,否则小区会更乱套。所以如今的局面是,居民买菜看病吃药困难,居委会和社区志愿中心疲于应对,反映无门,而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人在发国难财。

云南捐赠宝山区的蔬菜物资,被68元转卖,有恃无恐,连标签都不撕,然后企业匆忙站出来道歉:

image

你们应该对宝山区的市民致歉,而不是向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人民政府致歉,主体都搞错了。

4月6日,麦德龙上海普陀商场暂停营业,因为当天持证人员大增:

image

为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会有这么多持通行证的人出行采购,这些证是发给谁的,又是从哪里发出去的?

image

这些通行证纯纸质,说明没有任何电子信息联网,上级部门盖章了事,按量分配给企业和社区,也就无法掌握各地的发放数量。

围绕上海的最核心矛盾,是物资多 ,但没人送。

各大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明明有充足运力,可以从全国各地库房运送米面粮油给上海,却因为库房被封,通往上海的道路被封,无从施展。

京东集团CEO徐雷在微信群的聊天里谈到:

各地政府要求不一样,经常进去十个货车司机吃掉十个货车司机,没有车证进不去也出不来。
地方政府和部位可能对「供应链」的理解不到位,政府一定要知道什么是保民生,不是环卫、卫生、公安这些公共部门才是民生,不是只有国企才是保民生,不是品牌商愿意供货就是保民生,供应链条上的关键点,一旦断掉啥都没有,商品在库房、蔬菜在地里。

全国各地都在接力援助物资,包括收购来的农产品,它们统一运输到上海的各处蔬菜集散中心进行储存,随后根据各区域人口进行分拣,接着货车司机运到各街镇的配送站,再转运到各小区门口,最后让志愿者分到每个人家里。

如此多的层级中转,得依靠大量人力来维持良好运转,现在就是缺人,哪怕抽调再多志愿者都无法填补缺口,每个基层环节都在按规定谨慎行事,能不出错就不出错,宁愿封控,宁愿效率低下。

这种糟糕情况该怎么彻底解决?

让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小哥等保供人员,全部走出封控区,回到保供岗位;统筹各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补足配送力量,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务,各环节杜绝任何卡点。

上海封控了如此长时间,终于「领悟」到了症结所在,逐步落实这个政策了,希望能尽快运转起来吧……

image

其实,让物流和电商平台保持正常运转的做法,一点都不新鲜,这就是深圳模式,半个月前已经完美实践了,值得借鉴

深圳疫情几乎和上海同时爆发,在封城前一天,深圳卫健委发文,强调:

我市米面油、肉蛋禽等食用农产品货源充足、供应通畅,各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批农贸市场、各大商场超市、电商平台已提前备足生活物资货源,各主要农产品保供企业主动作为,与物流企业签订突发情况运输合作协议,与农产品主产区签订保供协议,持续加大生活物资供应。
在畅通生活物资送达最后1公里上,配送人员、志愿者正全力服务,各区政府为配送人员提供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加强防疫保护,确保生活物资及时送达。市场监管部门已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行为,确保生活物资供应量足价稳,请市民朋友们放心。

我看到上海官方也发表致歉:

面对传染性、隐匿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我们认识不足,准备也不够充分;同时,一些防控措施,也执行或落实得不到位,确实影响到了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对此,我们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正在努力改进。

上海前期的防疫政策,无论是拖延导致的疫情爆发,还是无序管控产生的次生灾害,都让公众怨怒,官方可以站出来致歉,却难以阻挡水面下的暗流涌动。

肆 防疫政治

那篇汪老师不吐不快的文章,似乎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其实非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进一步刻意误导,致力于毁掉整个上海的防疫政策。

一个主打天文科普的作者,用「几乎百分之一百」的数字,来强调感染者不打针不吃药,会在十天左右痊愈,能说出「只要停止检测,10天后上海的数字马上下降」,却完全忽视了它在国外的病死率和重症率,忽视了奥密克戎流行不到半年时间,医学界甚至无法给出一份完整的奥密克戎后遗症报告。

汪老师在后续的解释里,提到第九版和之前版本有一个巨大真空地带,导致各地卫健委可以按照自己理解自行决定怎么做,才会造成上海如此高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

这个说法相当荒谬无知。

事实上,国家发布《新冠诊疗方案第九版》不存在什么真空地带,也不存在什么自行理解自行判断的空间,在3月17日的上海新闻发布会上,张文宏已经说得很清楚:

我在感染(传染)病领域邀请了五六十位专家在网络上进行了一次线上大讨论,大家得出一个结论,这次《诊疗方案》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科学、最好的,完全基于科学制定的最合理的方案。

3月14日发布的《诊疗方案第九版》,到3月17日,张文宏已经和专家讨论研究完毕,可为什么在大半个月时间里,上海依然坚持自己的标准?

因为无症状感染者不算在确诊里,所以确诊人数低,那上海也就没有高风险区域,这是《诊疗方案第九版》指导你们做的吗?

汪老师文章里采访的陶医生,给的头衔是前上海市疾控中心医生,看上去好像是有专业背书,但这位陶医生既没有疫苗研发经验,也不是一线抗疫医生,曾经造谣国家疫苗计划工程,支持吃狗肉抗疫,疫情期间兜售劣质口罩,因为篡改国歌被拘留15天,还污蔑国产新冠疫苗全球最不安全,被外媒争相报道。

image

我列出陶医生经历,不是为了翻旧账,而是汪陶两人的对话出现严重的常识错误,才让我好奇陶医生的经历:

陶:我们已经看到一些隔离点情况不太好,你如果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是很轻的类似感冒症状,是不是一定要去隔离点呢?去隔离点可能你折腾一下症状还更重,所以这个必须要理性考虑。
汪:你也是支持,如果一旦被查出阳性,居家隔离是比较好的应对措施?
陶:对,我认为非常好。

不仅是汪陶两人支持居家隔离,上海最大集中隔离点救治组组长也这样表态:「未来如果无症状感染者的量太多的话,不排除实行居家隔离的办法,同时配合严格的居家管控措施,才能有效阻断传播。」

更离谱的是,4月2日,上海一些代表关于积极改进防控工作的建议是:向卫健委调整现行防疫政策,把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改成居家隔离。

image

这些浮在水面上的言论,是能让大众看到的部分,那浮在水面下的又有多少?

他们是否知道,上海有多少住房条件符合居家隔离,有多少合租房挤满一家老少,又需要多少人力来维持和处理生活污染垃圾?

他们是否知道,当年武汉疫情为什么会出现气溶胶传播,导致整栋楼感染阳性,是否知道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是原始毒株的4倍,知道华亭宾馆为什么会疫情外溢?

他们是否知道,从3月28日封控至今,五天潜伏期已过,而浦东感染人数依然没有回落,隔离期间一直发生传染事件,出现在核酸检测环节,勾肩搭话,串门聊天,甚至还有一些外交官遛狗。

他们是否知道,方舱医院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是及时隔离轻症,把感染人群和正常人群分离,然后从无症状感染者中,尽快筛选出重症患者送医治疗,减轻救护车和医务人员的重担。

上海方舱医院的前期管理相当混乱,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那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去改善集中隔离条件,而不是修改防疫政策,用最为下乘的摆烂心态去执行居家隔离。

如果上海真的实行居家隔离,凭借2500万的人口体量,整个**维持了两年的防疫方针大计将彻底崩溃,他们能负起这个责任吗?

汪老师说:「是时候回归科学了,让专业的事情交给真正懂专业的人去做。」

确实,专业事交给专业人,但如果是关于防疫工作,这个观点就很片面,甚至极为傲慢。

首先从社会分工来看,每个人负责的专业部分可能是很小的一块,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是一位临床医生,很可能在公共卫生专业无法给出科学的防控措施;如果你是一位隔离点救治组组长,可以给隔离环境提出优化建议,却难以判断居家隔离的防疫条件有多严苛;如果你是一位科普自媒体,在触及自己的知识盲区时,应该谦虚聆听,而不是默认所有反对者都是键盘侠。

防疫涉及到公共卫生问题,牵一发动全身,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民生、经济和政治,甚至是国际关系,需要全国一盘棋,具备强大的统筹组织能力,需要全民动员配合,全员抗疫才能同舟共济。

可以这么说,上海疫情防控中,有一部分的疾控中心官员和基层工作者不把新冠当回事,只当作流感来处理,甚至会有消极抗疫,敷衍了事的行为。

各种一刀切层层加码的事件,例如隔离孩子、捕杀宠物、累垮志愿者、方舱恶劣、物资调配紊乱等等,他们制造事端裹挟共存民意,对病毒绥靖主义,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更坚决的态度、更彻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防疫前期一条都没有做到。

这就意味着,为了打赢疫情,上海要打消任何新模式探索,这条路在当下已经证明行不通了,必须在全国统一部署下进行,不存在上海自己搞特殊的情况。

上海疫情乱象背后,同样离不开大量的极端共存观点,在背后推波助澜。

伍 共存思潮

现在互联网被划分成两派,要么清零要么共存,但我们能不能坐下来好好想一想,除了那些极端清零或者极端共存,双方两派的核心诉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清零派和共存派有许多观点相似,我将双方的「最主流」观点整合:

迅速发现病毒后,立即遏制疫情传播,如果有疫情外溢现象,果断封城,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速战速决,减少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封城是最后的王牌,绝不能轻易打出来,同时政府要保障民生就业,减少百姓因为封城而造成的损失。

当这一轮全球疫情逐渐走到尾声,当病毒变异后的毒性越来越弱,当全民疫苗接种率达标,医护床位资源达标,到时再谨慎讨论共存和开放的问题。

4月8日,钟南山院士对目前疫情形势进行了最新研判,他认为:「**当前形势下,完全开放是不适用的,动态清零是可取的,但要进行逐步开放的政策。」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尊重科学和规律的过程,双方求同存异,通过沟通是可以互相理解的。

反过来,任何操之过急,不管不顾的躺平论,肆意挑拨矛盾,都需要格外警惕,他们弱化新冠危害,故意惹怒民愤,是为了搞臭动态清零的名声。

如果你也碰到下面这类观点,可以照着我的话术反驳。

1、奥密克戎只是大号流感,没什么好怕的

奥密克戎是目前,也是历史上传播速度最强的新冠病毒,比流感快5-10倍;论死亡率,奥密克戎比德尔塔低25%,依然远高于流感,有多高呢?

2021年,**全年流感患者65.47万例,死亡5人,死亡率0.0007%,而新冠的死亡率比流感要高18倍。

而且因为感染基数大,奥密克戎造成的绝对死亡人数比德尔塔更多。

如果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什么治流感的药需要2300元一盒?为什么全世界的主流做法,仍然是公共场合保持距离,戴口罩和消毒防护?流感有这种待遇?

目前全世界的最主流专家,我没有看到有任何人把奥密克戎当成流感,反而是各国政客、新闻媒体宣传机构,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KOL喜欢这种幼稚说法。

如果你依然坚持「大号流感论」,希望你能自然躺平,不要乱跑,不要挤兑医疗资源,不要睡在ICU里面,更不要吃2300元一盒的特效药,给社会减少点麻烦,这才是真正的躺平原教旨主义者。

2、病毒无法被消灭,人类只能选择共存

确实如此,目前这个世界上仍然有许多瘟疫,比如鼠疫、流感、霍乱、疟疾等等,它们很难被消灭,却可以被有效遏制传播。

如果没有国家持之以恒的防控,你能想象自己屋子里全是瘟疫吗?霍乱无法被消灭,那你现在得霍乱了吗?垃圾无法被消灭,你家里就不扫垃圾了?

当前奥密克戎在全球的传播处于壮年期,前后不到半年时间,还没等到病毒危害进一步降低,甚至讨论奥密克戎后遗症的论文都没有多少结论,你就匆忙缴械投降,想着共存躺平了,这是什么操作?

3、全世界都在共存

许多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躺平共存,像欧盟的一系列国家,每次喊完共存后,当出现医疗挤兑时又匆忙宣布封国,出门戴口罩是必备操作。

德国卫生部原本宣布,要在今年5月1日起取消强制隔离10天的政策,并建议人们自愿隔离5天。

到了4月5日,德国卫生部长反悔了,仍然延续强制隔离政策,时长从10天缩减为5天,并且强调「新冠不是感冒」,他只是想减轻各地卫生部门的负担。

然后是英国首相鲍里斯,在4月8日明确表示,他不能排除再次封锁的可能:

image

他们前后相继表态,发出的信号让人不安,很可能是四月初来自南非的奥密克戎新变体B.4,它不仅传播速度比我们国内的B.2要强,而且带有致病突变L452R,无论传染性还是病毒复制能力都会更厉害,用通俗的话来形容就是,它会提高重症率和死亡率。

目前它已经在南非广泛流传开来,基本取代了B.2,有变成下一个毒王的潜质,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受的事实,以色列都开始打第五针了。

我希望每个人都清楚意识到,新冠仍然在加速变异,而且它没有一个特定突变方向,什么毒性越来越弱,传播越来越强,真的不是这样的,它不会老实朝着这个方向安稳进化,而是有无数毒株互相厮杀突变,然后攻城略地。

这些新冠病毒是可以被反复感染的,指望着感染一次终身免疫是美好错觉,你感染了奥密克戎B.2,症状很轻,那接着感染B.4和B.5,又会怎么样?

新冠病毒会在身体内重组,比如奥密克戎BA.1和BA.2的结合体XE,它的传播速度就比BA.2高10%-40%,同样在全世界蔓延开来。

如果你看到这里依然坚持要躺平,鼓吹大号流感,那已经不是缺乏科学素养的问题了,而是真正的祸国坏种。

许多国家之所以选择共存,是因为他们完全控制不了疫情才被迫开放,是没得选择,走这种群体免疫的最下乘道路。

英国政府也不愿意自己的百姓成为病毒「培养皿」,从最早的变种毒株阿尔法,到现在的重组毒株XE,竟然全都来自英国……

如果有选择,谁不愿意当一个好国呢?

4、上海防疫,证明了动态清零挡不住奥密克戎

恰恰相反,全面学习精准防控的武汉,一开始也是精确到街道,小区和楼栋。

后来发现封控区外出现阳性病例,判断有外溢风险后,立即展开全城核酸普筛,加强区域防控,从2月20日-3月10日,历时20天成功摘星,全域低风险。

另一个正面典型深圳,有2000万人口,而且紧挨香港,疫情防控压力大。

2月下旬疫情传开后,深圳最初也是精准到小区和楼栋,只是后来传播速度太快,便及时调整防疫政策,全市暂停七天,没有任何抢菜现象,物价平稳,还建立宠物驿站托管宠物,盐田港正常运作。

七天后深圳成功摘星,恢复正常生活。

怎么就上海防不住了?

上海真正的失误环节是前期没有应检尽检,在确认华亭宾馆有外溢风险时,也没有【立即】采取大范围封城措施,仍然在修修补补,才导致疫情扩散。

一座城市的疫情能否打赢,关键是看政府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以及愿不愿意承认错误,放下最后的倔强。

事实上,所有沿海大城市,所有边境城市,只要严格执行动态清零方针,内陆的大部分一二三线城市就不会受到任何新冠病毒影响,全**90%的人可以始终岁月静好下去,并且在关键时刻紧急驰援,这就是全国一盘棋的统筹作用。

5、防疫让**经济撑不住了

先上一组**的数据: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1.9%。

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1.4%。

2022年前2个月,**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3%。

现象可以撒谎,贸易额永远道出真相。

事实上,许多国家确实共存躺平了,但因为奥密克戎的后遗症,比如最轻微的头痛发烧和咳嗽,还有疲劳注意力障碍等等,导致工人频繁请假,工厂生产秩序全被打乱,劳动力效率大幅下降,成本急剧上升,在全球贸易竞争中处于劣势。

比如越南,典型的制造业大国。

在2021年上半年,越南还是防疫模范生,自从胡志明市疾控中心主的阮智勇表示,要「考虑与病毒共存」,疫情彻底引爆。

越南有大量工厂和生产线关停,工人不愿上班,产能急剧下降,英特尔、捷普、富士康直接将订单转移到**与新加坡。

8月底,越南再次实行封城令,试图遏制疫情,可惜大势已去实在没办法了,最终只能放开。

2022年一季度,越南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76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数据看上去挺不错,可要注意,越南第一季度的贸易顺差是8.09亿美元,去年同期是27.6亿美元,利润减少了七成。

越南对华贸易逆差是143亿美元,增长了21%……也就是说,辛苦一个季度,越南的营业额是上去了,利润全被我们吃完。

现状就是,如果当前疫情持续下去,**的工业强国位置会越来越稳固,制造出的商品无论成本还是质量都直接碾压西方市场,西方市场也越来越无法摆脱**的商品。

当然,疫情对**的第三产业冲击很严重,哪怕放开也无法解决。这就要求**必须守住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并通过政策扶持和反哺第三产业,进一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就业问题,而不是自废武功躺平。

疫情以来,我们不搞大水漫灌、滥发货币的方式,能稳住社会消费物价,是因为动态清零可以完全控制疫情,不至于将大部分财富流到少数精英富豪群体里,被他们推高股市和房价,然后卷款跑路。

6、奥密克戎重症率低,死亡率低,没必要防疫

为什么奥密克戎在**的重症率极低,我援引国家CDC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教授的话:

「我们国家的病死率、重症率低,并不是因为奥密克戎病毒弱,而是我们防疫政策有效,我们检测和干预更加靠前。」

奥密克戎的真正危害,是超额死亡。

什么是超额死亡?是指某一时期内的死亡人数比过去五年平均多死了多少人,要么发生战争,要么出现重大社会事件。

如果任由共存躺平,奥密克戎感染者的数量会呈指数爆发,到时候哪怕重症患者再少,都足以轻松击穿我们的医疗系统,具体可以参考一下香港和内地在重症死亡数上的差距。

上海目前零死亡,是因为有全国最优秀最集中的医疗资源,有全国的医护人员支援,才可以扛住医疗底线。

当然我这里保留合理质疑:截至4月8日,上海累计本土15.5万例,确诊5408例,重症1例,死亡为零。

死亡人数为零我是相信的,可这个重症数低得相当夸张,无论对比国内省市,还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数据,都没有任何可参照性。

就像上海庞大的无症状感染群体,完全走出了独立行情,也可以说是集全国医疗资源创造出来的奇迹,不过这个低重症率它是否可以在全国各个范围内复制?

我保持存疑态度。

当前我们ICU的人均占有率还没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如果全国放开,先不论4700万三岁儿童没有疫苗保护,国内60岁以上老人的三针比例也不到40%,光是有基础疾病的庞大群体,就会因为看病困难而提前死去,后果不堪设想。

韩国的全民疫苗接种率和我们相当,自从放开共存后,因为奥密克戎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每天达到四五百例,连丧葬服务都被挤兑。

韩国政府要求全国火葬场和殡仪馆「扩容」,从每天火化约1000具遗体提高到1400具。

image

那些因为疫情防控,导致无法及时医治而亡的百姓,我们悲悯难受,却更要优化防控措施,而不是彻底放开,否则整个社会医疗挤兑,死亡人数会更多,也更可怕。

陆 该怎么做

我几乎可以想象,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一旦躺平会是怎样的惨状:

首先在极短时间内,奥密克戎传播到全国,日新增可以轻松达到数百万量级,各地医院和方舱人满为患,救护车疲于穿梭全市,无数新冠患者、等待做手术的肿瘤患者、老人小孩、产妇、突发伤者等等,因为无法得到有效救治,要么倒在医院门口,要么连家门都出不去;

恐慌持续蔓延,殡仪馆人满为患,全国棺材紧缺,国内高端医疗市场被欧美完全垄断,2300元一盒的新冠口服药售罄,在经过一系列谈判后没有提价,继续维持原价,并加大供应量;

国内大部分人都没有感染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然后几种病毒轮番而来,死亡人数迅速飙升,还成为庞大的新冠病毒培养皿,变异出一种新病毒,被外媒污名为「**病毒」,勒令停止进口**商品。

新闻网站微博知乎抖音,包括国外的社交媒体,全天候轮番播报国内惨状,不仅没有丝毫认可**的共存策略,还全方位攻击渲染,NGO和1450加大舆论攻势,并且开放人道主义通道,发放绿卡,欢迎富人精英携款移民,国际机票被炒到天价,依然一票难求;

社会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工厂企业成批量倒闭,外贸制造业服务业全面崩溃,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社会失业率和犯罪率上升,生育率持续降低;

**被迫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开闸放水救市,却无法像美元那样收割全世界,只能造成国内严重通胀,物价大涨,大量热钱流进房产金融行业,房价股价蒸蒸日上;

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来自**的热钱全部流出,股价房价暴跌,国内陷入民生凋敝,民意愤懑,社会秩序一团乱,外资进场收购优质资产……

image

可能有些人觉得我在危言耸听,上面场景不可能全部发生,但哪怕只有一两项出现,就足以毁掉我们好不容易保留的经济成果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的,上海防疫已经成为了国本之争。

image

有些名言能成为经典,是有道理的:

如若被敌人反对,那就好了,那就证明我们同敌人划清界线了。
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了界线,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掀出群众里的真正敌人,严打造谣传谣挑拨矛盾煽动网暴;还要优化防疫政策,减少大部分百姓的顾虑忧虑,恢复信心。

具体要怎么做?

1、总结深圳模式的优劣地方,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清零」模板,并在全国各地严格执行,统一调度,杜绝任何自主操作和独立发挥的空间。

2、全国绿码实时联网,高风险区域由**统一划定,打通全国防疫数据库,杜绝任何手写通行码,脱离联网监控私自授权的行为。

3、从重从严,处置任何行踪可疑的投毒分子,彻查国内外账户、人际来往和联系方式,并提高处罚力度;越是疫情防控时期,各社交网站都要公布用户IP,杜绝任何网络暴力和煽动地域黑。

4、沿海大城市每十万人口必须配置一个方舱医院,培训和征集一定数量的看护人员,党员全部待命,并且和居委会展开防疫调度培训,考核不及格立即罢免,基层管理者只要敷衍了事一律撤职,禁止尸位素餐。

5、可以给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加油鼓励,但优化流程才是重中之重,减少无谓的人力资源浪费,保障志愿者日常需求,该给补贴就不要吝啬,别抓到一个热心志愿者就往死里薅(我还看到有85岁志愿者提重物的宣传),否则临时抱佛脚的后果就是让所有基层医护人员疲于应对,漏洞百出。

6、各城市物流公司、外卖电商平台必须统一调度,城市之间的供应链必须保持通畅,地方政府不得私自加码封控;非疫情管控区的快递外卖司机随时待命,维持蔬菜粮食的运输供给线,彻查任何倒卖防疫物资的行为。

7、禁止任何抗疫形式主义,比如大规模核酸筛查,不是让你们在最短时间内比拼谁筛查的数量更多,却导致排队聚集时造成大规模传染;比如上面要求落地隔离14天,下面层层加码,隔离时间加倍,然后居委会的隔离时间又超级加倍,好像在玩斗地主一样。

8、目前全国有许多高校也在搞形式主义,明明全市已经清零数月,仍然采取严格封控学生进出的措施,却放任教职工随便进出。这种形式防疫,还出现在许多行业,比如一些地区明明不在疫情防范区内,却要求全市的培训机构一刀切停摆,没有任何分级措施,这种就是懒政行为。

9、只要是非自愿的阳性集中隔离(国外回来主动隔离的不算,居家健康监测也不算),在隔离期间每人每天能领到工资补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来算,比如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590,那么每天隔离能领到86元,如果违反任何隔离要求,取消所有补贴;如果是全市封城,针对所有常住人口制定出一个可持续的平均补贴标准。

10、民生类政策要制定得更加完善,各地可以因地制宜,个人房屋贷款如何顺延,个体工商户的租金和税收如何减免,政府如何补贴房东的房租和贷款利率,可以参考深圳福田区的惠民疏困十条措施,比如根据停业时长,为个体户提供5000到1万元的支持。

11、禁止任何瞒报屏蔽行为,为什么会有人吐槽评论区是管控得最好的区,连抢不到菜的吐槽都不能说?如果你做得好,为什么会害怕民意?如果是担心境外势力误导舆论,请相信群众的火眼金睛可以掀出任何妖魔鬼怪,永远记住,民意宜疏不能堵,全国人民都在盯着。

12、动态清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防止医疗挤兑,因此杜绝任何新冠患者独占医疗资源(宁愿空置浪费)的行为,必须让其它危重急症的普通患者得到及时治疗。防疫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产生次生伤害。

最后我想说。

任何因为运动式防疫造成的乱象,都要接受百姓的批评监督,然后优化流程,让「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发挥出最大效果。

只有解决好隔离、救治和民生问题,让所有百姓都明白防疫政策的良苦用心,那么任何极端共存都会失去市场,任何兴风作浪的妖魔鬼怪都无法翻起任何波浪。

全文完,欢迎保存转发。

东方卫视的“抗疫晚会”,在一片骂声中暂缓播出了

(转自 网易

我单知道喜庆的时候各大卫视们会搞搞晚会;我不知道此刻静态管理的上海也会想搞。

这大抵是想要搞搞新意思。

如果不出意外,上海东方卫视将在4月13日(周三)晚上搞一出《众志成城 同心守“沪”——东方卫视抗疫特别节目》。

image

根据网络流出的节目单,晚会的节目包括些“生活总该迎着光亮”“上海加油”的歌曲、舞蹈、魔术等表演。

往好里想,晚会的初衷,或许是想让这些明星们传递些正能量,给沮丧、焦躁、不满、愤怒的上海市民打气鼓劲。

往坏里想,这或许就是摇唇鼓舌、粉饰太平吧。

现在的上海,平头百姓忙着抢菜、忙着吐槽,医院、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昼夜不休,领导干部们忙着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谁有时间去看一台载歌载舞的晚会呢?哪怕抽出抢菜、吐槽、做核酸、开会的时间点开了节目,谁又能看得进去呢?

上海人更需要的,应该是新鲜的蔬菜、牛奶和鸡蛋吧。

这样的晚会真要搞起来,恐怕等恢复动态,老百姓都能买得到鸡蛋、买得起鸡蛋的时候,鸡蛋是要砸在某些人头上的。

image

有这精力搞晚会,不如把筹备晚会的人手抽出来,解决一下买鸡蛋的问题吧。

被网友怼成筛子的东方卫视,在4月13日凌晨发了一条微博:

“感谢大家对东方卫视节目的关心。以云录制方式制作的公益性专题节目《众志成城 同心守沪——东方卫视抗疫特别节目》明晚(4月13日)暂缓播出。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image

没有道歉。

在这条微博下,有几百个网友评论,但大部分都不予显示,原来是博主进行了“评论精选”。这些精选的评论是什么内容呢?

“希望早日看到节目”

“支持番茄,希望上海疫情快点好起来”

image

死鸭子嘴硬呢。真就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想让这些人不要坐在云端俯瞰蝼蚁,太难了。

大多数生活在上海的居民,恐怕从未如此刻般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正与离谱“同床共寝、相拥而眠”。

请大家关注相关事件的后续情况

我非常感谢创立该项目的作者,以及各位贡献信息源的同胞。
希望我们能更关注事情是否已得到解决,后续如何,有何协助方法,只收集信息并展示对事件没有任何建设性,只会造成公众的恐慌和对执政层的不信任。
我会在空余时间关注事件后续,并补充到相关内容中,希望大家也来做这个事情。

延平路孕妇求助信息

微博链接

大家好,我是上海市静安区延平路237弄延康小区的住户。

现在凌晨2点钟很抱歉打扰到大家,真的没办法了。

她是我楼下的邻居, 我目前已经连续在阳台位置听她哭了很多天,就是那种十分伤心绝望歇斯底里的并且伴随着喊叫的哭,为什么描述的这么仔细?因为那种哭声,就算是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都会觉得心疼。

我直到今天才有了她的微信。

才了解到目前她们家的粮食只够吃两天,而且她竟然是一个怀孕六个多月的孕妇,自测用抗原测出了阳性,后面的核酸报告也确诊了。

身体出现了严重的异常反应。

老公做为密接被隔离起来了。

而她由于是孕妇转运了两次竟无人接收。

想尽了,一切办法仍束手无策。

自述:我现在特别难受,想吃一点莲花清瘟缓解理智告诉我不行肯定 只能硬撑。

心里自责怕给别人带来麻烦,怕病毒会带给孩子。

当被熟人拉进小区群里 心惊胆战 害怕大家不接受自己,我也只是想吃一点菜而已。

我的状况真的非常不好,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我想接受治疗。

拜托大家帮我看看能不能有一个医院收我,我已经把能想到的所有方式全部用光了,我不想给邻居添麻烦,身体上也好难受,救救我和我的孩子。

谢谢好心人。

一对被“误判”阳性的上海夫妻的崩溃

(西木1984 翻书侠西木

以前看《国产凌凌七》的时候,对大师兄的一句台词印象很深:你们居然诬陷一个瞎子,说他偷看国防机密。结果,不等大师兄说完,一连串子弹就穿堂而过了。从大师兄的临终遗言里,我们可以看出,这背后是一个“指鹿为马”、草菅人命的“阴谋”。

一个瞎子怎么可能偷看国家机密呢?很显然,要么就是大师兄是个替死鬼,要么就是执法人员枉顾人命,只管交差,至于别人的死活关自己何事?

以前觉得荒诞好笑,是因为这里面是一种黑色的幽默,是对某一种现象的讽刺。但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多,却越来越觉得这句黑色幽默的台词背后有着一种残酷的悲凉。正如现实中那张绵密结实的无形之王,随便按个罪名就能置人于死地。纵使大家都知道那是虚构妄加的,但仍然什么也改变不了。

就像今天在朋友圈听的这一段录音里,似乎就有这样的妄加和无奈。(提示:视频内容比较激烈,请慎听)

音频已被禁

一对夫妻被误诊“阳性”,防疫人员上门,要把一家人运到方舱隔离,但这对夫妻告诉防疫人员,他们其实阴性,是医院检测信息出错了,把其他人的阳性信息安在了他们头上,并称有跟医院沟通确认的录音。发现错误后,他们申请核酸复测,但多天过去了,也没人来复测,却等来了转运的人员上门。

他们坚决不同意去方舱,因为那样就真的阴变阳了。但防控人员执意要执行运送任务,让他们到方舱之后再继续申诉,夫妻俩坚决不同意,并一再告知,他们有阴性的检测报告,是医院搞错了,他们请求复检,如果确实是阳性,他们没二话,但如果防疫人员拿不出能证明他们是阳性的报告的话,他们是坚决不同意去方舱的。

可是,执法人员态度同样很坚决,表示:他们只接到上级的转运的任务,没有接到复测的任务,所以,他们申辩也没有用,必须配合执行,接受到方舱隔离的安排。

这段录音大概有19分钟,核心就是围绕夫妻俩到底是不是阳性,到底要不要去方舱这两个问题展开的。这对夫妻坚称自己是阴性,而且有报告,可以给执法人员看,但执法人员坚称,自己接到的通知就是这对夫妻是阳性,他们不看报告,只执行上级的命令,上级说夫妻是阳性,那他们就必须到方舱去。至于夫妻说的申诉,可以到方舱后进行。

听完录音,我抑郁了一上午,我们可以听到,这对夫妻是有多么的无助和无奈。明明是受害者,是医院把信息搞错在先,而且自己也有阴性的证明,但为什么现在反倒成了自己的不是了?反倒要被拉去方舱了?他们不理解啊,这简直就是“草菅人命”啊。

他们质问说,**是讲法律的地方的,难道执法人员执法也可以不需要依据和凭证吗?他们要求对方提供自己是阳性结果的报告,这样的要求过分吗?他们要求再进行复检,这样的要求过分吗?

在面对执法人员的“铁面无私”的态度时,这对夫妻的情绪崩溃了,妻子开始还试图与执法人员讲理,甚至在丈夫质问时,她要让丈夫不要激动,但到后面,她自己明显也是崩溃了,她的声调变得尖锐而充满了愤怒,甚至扬言说,如果对方坚决要让他们去方舱,她今天就自杀,让他们把自己的尸体转运过去;而丈夫到后面,除了愤怒之外,也几乎是崩溃而泣了,一个男人,心里该有多大的委屈和不甘,才会在妻子和外人面前如此啊。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见了太多音频里的“执法如山”的工作人员了,他们以防疫之名,拒绝突发哮喘的病人入院治疗,他们拒绝一个罹患重病的老人的家属离开小区去医院的请求,他们在路上无情地将一个马上就要临盆的孕妇堵截,他们将一辆货车贴上一层又一层的封条,他们殴打试图因为没饭吃而试图逃出去讨生活的可怜人。

总之,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为了......多么像啊,简直就是电影的现实翻版。我又想起了大师兄最后的那一嗓子:冤枉啊。你们是不是人,竟然说一个瞎子偷看国家重要信息。疫情之下,人间艰难,都相互体谅一下吧。

小提琴演奏家陈顺平先生离世

(原文由陈顺平之子发于微博)

我的父亲陈顺平于2022年4月14日上午离世了!不是因为重病不治,不是因为交通事故,竟然卒于跳楼轻生!接到消息的我如五雷轰顶,茫然不知所措,这是小说里才会发生的情景,怎么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匆匆赶到医院,见到的已经是老父亲残破的躯体!大量的血迹,扭曲的四肢!急急找到连接父亲身上的心电图,忘着那三条没有起伏的图线,不禁泪奔!从一旁几乎崩溃的阿姨(继母)的口中逐渐了解了事情的整个经过:

本人写此文不想再指责或追究谁的责任,父亲已经过世,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只是希望通过父亲悲惨的结局,呼吁整个社会,在大力响应抗疫方针的同时,也能更多地关注像我们父亲这样因为无法正常就医而痛苦的人们。以避免更多我父亲这样的悲剧地发生

4 16

那位被网暴的上海女孩,真的自杀了。

原文

最近几天,微博上有这样一条热搜,不知道大家看见了吗?

#小哥骑行27公里为听障老人送饭菜#

image

一位外卖小哥无偿跑了27公里,帮助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孩,给她的父亲送饭送菜。

这本该是一件正面事件,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它在网上的画风却形成了惊天逆转。

就在大家为普通人的善意而感动的同时,

一些人将这件事,升级成了巨大的网暴。

1

先跟大家梳理一下这件事。

这件事之所以出现在网络上,是因为当事人在网上发了条感谢朋友圈。

image

大概是说,她住在上海虹口区,她年迈体弱的父亲住在青浦区。

由于老人身体不好,手不能下水,耳朵也几乎听不见,所以他平时的饮食要么是外卖,要么就是女儿自己做好送过去。

但现在因为疫情的影响,各地的小区都开始封闭管理,线上的外卖平台也几乎全都暂停了。

她出不了门,也叫不到外卖,同城跑腿闪送之类的又没人接单,于是给老人送菜,便成为了这位女士的一大难事。

眼看着老人的存粮越来越少,甚至已经沦落到干吃白米饭充饥的程度了。

image

无奈之下,她只好四处求助,尝试着联系了之前给自己送菜的叮咚小哥。

而这位小哥呢,见她非常孝顺,也体谅到现在疫情之下大家都很不容易,

于是即使在第二天还要早起上班的情况下,他还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硬是开着电瓶车跑了整整27公里。

中间他遭遇了电瓶车没电,还有封路无法上高架的各种问题,光是单程去一趟,小哥大约就花费了四个多小时的时间。

image

但好在结果是顺利的,他成功的把东西送到了老人的手中,自己也平安的回到了家。

image

事后当事人主动的联系了小哥,希望转账表达自己的感谢,但小哥再三推辞后拒绝了。

于是她便发了文章最开始我们提到的那条朋友圈。

image

这件事很快的就被搬运到了网上,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甚至还登上了热搜。

叮咚买菜的官方在看到后也表示,会给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小哥,颁发平民英雄奖及2000元奖金,以此感谢他在疫情期间的默默付出。

image

这场事件直到这里,都还算是皆大欢喜,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关注度越大,质疑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大了。

事件的重点也从好人好事,转移到了为什么这位女士只愿意给小哥200块钱。

“善良这么廉价吗?”
“像在打发乞丐”
“这不是正能量,是在欺负老实人”

image

类似的声音在网络上不断发酵,有人追着她的评论骂她,有人跑去私信里怼她,

甚至还有人去扒了她的个人信息,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只为证明她的“狼心狗肺”。

就这样,一场网络暴力开始了,而导火索,仅仅只是200元感谢费。

2

你永远也想像不到,一场网络暴力的理由能有多么的荒谬。

就像在昨天之前,我是无法想象200块钱的事会闹成这样。

不计其数的虚拟ID,像游魂似的追着那位女士不放,即使她努力的在网上做出了许多解释,

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无论说什么都有后面一句等着怼我”
“无论说啥都是自己的问题”

image

他们已经认准了这位女士有问题,攻击她的理由也非常“正义”,那便是觉得她亏欠了小哥。

但那位小哥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事实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自己根本不在乎钱。

image

因为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件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的事。

“我初衷就不是为了钱,现在这个时候,老人家能有口吃的太不容易了,她其实就是私下找我帮个忙,我怎么会收钱呢。”

对于顾客所遭遇的网络暴力,他感到非常痛心,整夜的睡不着觉。

“我不怎么会玩微博,也不知道怎么去解释,又怕一解释给她带来更多麻烦。”

发现了吗?这场事件里的当事人双方,对彼此对整个事件的态度都非常正面,

而之所以发酵成现在的模样,纯属是那些热衷于冷嘲热讽的网络暴力者的锅。

这场事件发展成这样,我想不光当事人们想不到,就连好心转发的博主也都不会想到。

它本该带来许多正面的效应,应该带来感动与爱,

结果呢,一切都毁了,甚至还闹出了人命。

就在这位女士注销了自己的微博账号后不久,网络上传来了她因网暴自杀的消息。

image

一开始信息的来源,仅仅是认识她的本地博主@脊梁in上海SH,还有零散的附近居民,所以我还抱着一丝期望,希望这样的不幸不要真的发生。

但就在今天早上,九派新闻表示,他们联系到了当地派出所的工作人员,确认了“该市民人已经不在了”的情况。

image

也就是说,这场本该皆大欢喜的事件,结局竟然是以当事人被网暴自杀来收尾的。

我都不敢想象,那位小哥还有自杀者那刚收到饭菜没几天的老父亲,他们知道这一切后会是什么反应,这样的结局实在是太让我难过了。

网暴又在杀人了,而它的开端是因为感谢。

我想,这一定是我今年听过的最荒谬的事。

3

关于网络暴力的讨论,最近几年,其实并不在少数。

距离上一次刘学州的悲剧,也只是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类似的事件却又卷土重来。

我们真的苦网络暴力久矣。

为什么总有人会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对待别人的善意?

为什么总有人打着正义的旗号,实际上只是想尖酸刻薄?

曾经的我认为,这些网络暴力者并不是不知道网络暴力的可怕,他们就是故意的,就是纯粗的恶毒,见不得别人好过,总是想把所有人都拉近泥潭水沟。

但在这场事件中,我也看到了另外一种情况的存在——

一些人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无形中参与了网络暴力。

在这位女士的悲剧发生后,愤怒的网友们开始去之前的评论区下,寻找网暴者的身影。

其中大部分人悄无声息的注销了账号,消失在了网络上,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image

但也有一些人,至今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

因为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也会被指责为网暴者。

自己在当时不过只是发表了一两句评论,语言也并不是很过分,怎么就导致了这样的恶果?

是啊网络上的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多了,许多人都是抱着这种心态。

认为自己的一句恶评无足轻重,认为即使出现了悲剧,那也一定不是因为自己那句话而导致的。

但事实就是,一场雪崩的诞生,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一场网暴的诞生,也正是由一句又一句的恶意组成的。

想一想在直播间里,因为一两句话怂恿的话,喝下农药的罗小猫猫子,

image

想一想那些因为错误的网络舆论引导,而诞生的“刘学州式”悲剧。

在这场事件中,我还看到了这样一位网暴者,她曾经在自己的主页上写道:

“我很幸福,求求上天别剥夺我的这份幸福。”

说真的,这让我感到唏嘘不已。

有些人希望上天不要剥夺自己的幸福,转身自己却剥夺了一整个家庭的幸福。

所以即使这句话可能已经说过了无数遍,今天我还是要说:

轻如鸿毛的一句话,也可能是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要总是在悲剧发生之后,才去反思自己的言论是否过火。

image

一个远房来上海治疗(肺癌)

原文

[抗疫求助]危在旦夕sos,如果社会救不了他,也请让他能够体面地落叶归根

【居住地】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717弄3号801室
【电话】13761084075
【病情描述】外地(启东)一个远房来上海治疗(肺癌),不巧遇到封城了,夫人好心让他在我家落了脚,一个月过去了,现在病情危重,出现肺部积水,呼吸困难,且意识模糊,危在旦夕(目前止痛药也快吃没了)。

想尽办法联系120(社区规定只能通过社区医生报备联系120,因为个人根本叫不到),各个医疗机构,都没有医疗资源,被拒收(肺科医院主治医生明确不接收新病人,长海医院电话很难打进,接了直接挂掉,由于不能出门也没法去找医院,社区医生表示没办法只负责转接120)。我们的最后一条路,把他转运回家,无论能不能得到治疗,那应该也是体面的。

多方协助,好不容易协调好了启东当地的隔离医院(启东三院,专门的隔离医院),包括居委街道,和高速口,对方同意接收。

核酸情况:最近两天核检阴性,抗原阴性。(小区处于封控状态)

目前需要上海的通行证。三天时间,从居委会,到街道,到区政府,到市里面的12345,打了无数电话,找了无数个人,多个部门相互踢皮球,我现在没有任何出路。

请大家帮我转发一下。如果不能获得生的权利,也让他体面地离去!

比疫情更危险的, 是对疫情的恐慌

2022.4.1 by 随水

最近的上海到了疫情开始以来最危急的时刻,如今上海的魔幻和去年的印度不相上下,因此很多人来问我看法和感想。像我这种经历过印度疫情,现在又回来经历上海疫情的人,恐怕不会很多。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我本人是疫情封控的极大受益者,因为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越是封闭的环境效率越高,最近公众号的更新速度正是拜封控所赐。我不敢说防控对我的生活完全没影响,但肯定要小于90%的人;我对物质的需求也要低于90%的人,别的不说,我早就习惯了没有绿叶蔬菜的日子,你们行吗?因此我对现在防控的想法,跟我的自身利益完全没有关系。

上海的封控分成了浦东浦西两部分,浦东完全封控之前的27号晚上,放大家出去买菜的那波操作,无数人在超市、菜场挤作一团,简直就跟印度去年封城之前专门开放一天让大家补充物资的情形一模一样。但我不得不说上海人民的购买力是印度人民所望尘莫及的,至少我在印度没看到人们把菜场超市里的东西一抢而空。透过最近朋友圈流传的那些人头攒动的照片和视频,我能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封控的恐慌要远远大于疫情本身,有许多人都是因为聚众买菜中枪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家对疫情就不恐慌——疫情如“虎”,封控如“苛政”,苛政猛于虎也。在小区里放风的期间,听邻里之间的谈话,提到疫情所用的字眼尽是“厉害”、“吓人”、“危险”——尽管上海从2020年到现在死于疫情的只有7个人,并且这一轮疫情超过90%都是无症状阳性,可很多人潜意识里还是觉得这病毒一沾就死。

前两天有幸去了一趟超市,许多商品已被“洗劫一空”。这是我连在印度都没见到过的。

超市工作人员为了能够继续上班,在卖场里已经关闭的美发沙龙打地铺。

原本以为已经两年过去了,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已经严重弱化的病毒,然而事实情况却远非如此——许多人依然活在恐慌中,而这种恐慌的传染效应制造了更大范围的恐慌。就拿现在的上海来讲,人民群众除了害怕新冠之外,更害怕买不到菜、配不到药、看不了病、紧急情况得不到及时救治……现在上海人不怕确诊阳性,只怕确诊了阳性把你拉去隔离点却又不管你。凡是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只能祈祷封控期间老人、小孩不要出事不要生病——平时的小问题,现在都可能成为大问题;平时的大问题,现在则可能成为致命的问题。

我住的地方就在小区居委会对面,每天早上都在居民和居委会的争吵声中醒来,有那么几次居民差点要动手打居委会干部。我听不清他们在吵什么,但不难猜想绝大多数人无非是因为买不到菜、看不了病,基本生存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小区里的老人多,有些站都站不稳,还要在居委会排长队登记买药;小区里有个养老院,听说封控以来养老院里的老人已经离世了好几位。我亲眼见到了一位死在家中的老人尸体被救护车运了出去,子女却不能相随……

小区里的居民和管理方每天都争吵不休。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将传播病毒等同于“杀人”,我承认当时的毒株确实相当致命;最近我听到的言论是把感染奥密克戎等同于“杀死老人”,凡是主张开放的人都是不顾老人死活。我也承认老人在任何疾病面前都有更高的风险,但我看到的事实是,目前上海这边直接或间接因封控而离世的老人,恐怕远比死于新冠的要多。

很多人举着“生命至上”的大旗,谴责那些主张与病毒共存的人。可是由于不理性的恐慌,让人们只关注到那些被新冠夺走的生命——只要你不死于新冠,随便你怎么死都行——除非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也少有人在乎那些得不到及时救治的哮喘患者、等不来透析的肾病患者、每天需要按时服药和接受护理的老年人——这就是那些人所谓的“生命至上”。

我深深感到现在我们整个国家都病了,这种病跟病毒没有关系,而是由于无知和恐慌导致的全民臆想症。这种病远比新冠更可怕,新冠最多让人脑袋发烧,恐慌直接把人脑袋搞坏了,丧失了基本的理性思考能力与判断力。

舆论反复强调一旦开放就会有医疗挤兑问题,说什么按照**14亿人口来推演,千分之一的死亡率也高达140万,所以无法接受云云……我们已经准备了两年多的时间,接种了那么多的疫苗,病毒已经弱化了那么多,且有这么多控制病毒传播速度的手段,假如依然还会造成医疗挤兑,那无非两个原因——1.疫苗覆盖依然还不够,且对于防重症无效;2.大量根本无需就医的轻症患者挤占医疗资源——这只可能是应对不力的人祸而非天灾。且不说140万的死亡人数推算是否正确,认为这个数字无法接受,本身也是非常不理性的。既然大家要用数据说话,那么我们就用数据说话。

**每年死于饮酒的人数是70万,死于吸烟的人数是100万,死于糖尿病的人数是140万,死于高血压的人数是200到300万——有人恐慌了吗?有人觉得不可接受吗?为什么不把烟酒公司、甜品店、腌制品作坊都关闭呢?而且这还是每年持续产生的死亡人数,不是一次性的。我们只需要用钾盐替代普通食盐,**每年就可以少死50万人,难道会比“动态清零”更难吗?

或许有人会说,人年纪大了,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去世——既然如此,为什么新冠就不能成为“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中的一种呢?因为后遗症吗?

很多人对新冠的恐慌来源于对后遗症的宣传。我看过一些关于新冠后遗症的文章,数据中往往故意不提病例感染的是何种变异毒株,也不提病例之前究竟是无症状、轻症还是重症——这种误导不免会让有些人觉得,只要你感染了新冠病毒,就一定会有后遗症!我不知道你们大家究竟认识多少个得过新冠的朋友,反正我是认识很多个,轻症、重症都有。除了一个2020年第一波就被感染的朋友痊愈后肺部有异物感,其他人都没有听说过有任何后遗症。

自古以来,**新闻媒体的传统内容就是“国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便人家已经渡过疫情难关欣欣向荣,也必须挖几个不具典型性的反面例子拿来大肆宣传,否则如何能证明自己的优越性?有些人必定会拿一些新闻或数据来反驳我,但大家想到过吗?你们能够看到的新闻、找到的数据,难道不是因为有人想让你们看见吗?

由于疫情问责制的存在,一些官员一方面在防控措施上层层加码人为制造困难,另一方面也会在舆论上纵容那些令人恐慌的消息——因为只有老百姓对疫情恐慌,才会积极配合上头的防控措施;一人阳性全区封控的“连坐”制度更是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猜忌和敌视,造成了地域上的割裂。

“恐慌”从来是一门生意,世上有多少人都是在通过贩卖恐慌和焦虑,来说服人们消费各种不需要的东西、服从各种不合理的命令,以维持脆弱的安全感。

最近网上有一个比喻,说国外的所谓共存是“所有人被蜗牛追杀”。如果大家有任何身在海外的朋友,建议你们最好直接问问他们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这个比喻认为“每次感染都有极小概率重症”,且不说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但这难道不是一句废话吗?我们每次普通感冒都有极小概率重症甚至死亡,我们每次出门都有极小概率遭遇车祸……我们难道因为存在极小概率就放弃正常生活了吗?

而且这样的比喻在逻辑上也完全讲不通——假如说**以外的全世界人民跟病毒共存会永远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难道**人民的生活就能正常?难道我们能够永远处于这种“孤岛”的状态?**疫情的结束,难道不是以全球疫情的结束为前提的吗?到现在都不肯承认甚至抹黑与病毒共存的可能性,只会让**的防控更加骑虎难下没法儿收场。

那些故意制造恐慌的言论,远比病毒本身的危害更大。放任这种言论的传播,而将理性的声音全部噤声,老百姓生活在这一信息茧房中,反过来又会加固这种恐慌的情绪。任何人试图澄清一些问题,说几句良心话,都会被恐慌的老百姓视为破坏“安定团结”大局的“敌对分子”——比如张医生。

极高传播性的奥密克戎毒株正是当下严防死守的恐慌形势一手制造出来的,虽然说病毒的变异没有规则,但我们人类的选择却是有规则的——谁冒头就灭了谁!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从未有哪一种病毒享受过新冠这种严防死守的待遇,这就导致只有最狡猾、传播性最强的毒株能够在“人类选择”的生存压力下突围而出。“清零政策”起到了一个绝佳的筛选作用,确保了病毒向高传播性高破防能力的快速变异。新冠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一开始只有1.4到2.5,现在的毒株高达10以上——这意味着一个人平均可以传给至少10个人,如此逆天的传播水平正是我们逆天的防控措施“筛选”出来的。我们的防控措施升级非常有限,可病毒已经经历无数个世代更替,无数毒株前赴后继牺牲在沙场上只为突破人类的防线,只要有一个毒株突围,就有能力散播到全世界……你们真的的觉得“清零政策”会有胜算吗?或者说,你们真的觉得这样的代价值得吗?接下去只可能是全国疫情到处冒头疲于应对。

我看了好几位流行病学专家关于现阶段疫情的文章,前半篇拿论据说话,听起来觉得似乎不严重了;后半篇立马话锋一转,说了一些迎合政策的套话,意思就是还需要继续等待各种条件的具足……靠现在这样的“清零政策”来等,只会等来传播能力更强的超超级病毒,而且等待的成本已经变得越来越高,而且无论等多久,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最优解——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怎么可能找到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

张医生说过:“抗疫不是目的,老百姓的安定才是目的。疫情不会终止,但我们都期盼过上正常的生活。”——这个世界上,先有了人们对某种疾病的恐慌,然后才有了“疫情”;哪怕这种疾病已经不再可怕,只要人们还在继续恐慌,“疫情”就永远不会结束,就永远没有办法过上正常的生活——最可怕的敌人,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恐惧。

最后感谢所有投诉、举报、谩骂我这篇文章的朋友,你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的观点——你们是如此害怕别人不再害怕新冠,因而任何认为它不可怕的言论都必须被消灭。

浦东新区方舱医院——隔离者自述

(以下为隔离者自述)

前天晚上十一点拉走的,很快到了隔离点

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X557

然后已经有几十辆大巴车在等待了

所有人穿着整齐划一的大白制服,坐在车上有序等待

大概从12点等待到了凌晨三点,有老年人小便憋不住了,也有爷爷心脏不适要速效救心丸了

于是我下车往前走,去看看前面到底还多少辆车

Video.mp4

走到小路尽头的时候,发现一扇雄壮威武的大铁门,挡住了所有车的去路

于是我往门缝里看了一下,是这样的

Video.1.mp4

原来是伟大的祖国建设者还没把方舱建好,方舱现在开不了舱

于是几十车的阳性病友们愉快滴坐在大巴上继续等待,虽然没有彼此交流,但我想应该除了努力憋屎憋尿只在,内心还是充满了国骂交响乐的。

时间飞逝,转眼时间就到了凌晨五点

大铁门徐徐打开,大巴车依次进入工地,我们就像祖国的建设者一样,假装没看见满地的垃圾,至少能下车了,对吧。好歹有厕所。

WechatIMG80e5a69a95f362e5e8e854b632ae929e

Video.mp4
Video.1.mp4

下车之后兴致勃勃的走进工棚,棚内设置让人非常感动

WechatIMGa26d1242db727f5863bfa549745b033c

Video.2.mp4

WechatIMG73a0a5dfeb4174d66181e648bfecdb2b

Video.mp4
Video.1.mp4

还惊喜的发现,二楼的墙还有一半没来得及封

WechatIMGba8d2b92430afa316cc614d1f66abbb1
WechatIMGfe0f8392c70983c091362be4ae23c9df
WechatIMG0d3821e9c24d37ff5b0f0217ce0bc846

于是各位病友积极投入到安置中

Video.mp4
Video.1.mp4
Video.2.mp4
Video.3.mp4
Video.4.mp4
Video.mp4

WechatIMG064cbd23fb23d650d2415f7ee5a0a006
WechatIMGa71da87bd65f3ba030e4b2af1dec0d9e
WechatIMG37dab55afade03bca40f96fb53ee4595

在抢床抢被子抢枕头抢一切之后,想起了憋了一夜的内急

于是去找洗手间

一千个人的方舱,只有一个厕所,一个马桶,并且马桶没有通水,所有人都在里面拉,没水冲。

都满出来了

因为没建完,所以估计下通水都没弄好

画面太美好,这个就不上图了

看了洗手间之后,心态更好了,想着算了吧,减少喝水吃饭,趁机减个肥。

但早餐还是很规律的如约而至了:
WechatIMG0b90becc4ab5d56f2206b62694eca8d0
WechatIMG287bfba74dae3fafa8b315e2d9c45e88

但满地的沙尘,半成品的工地,健康人都不太适应,更何况是要躺下养病的病人

于是。。。一个大白路过,
有人问:有清洁工稍微打扫一下吗?
大白:没有!
病人:那这么脏怎么办?
大白:自己打扫!
病人:。。。那有拖把吗?
大白: 没有!

很快的,午饭又送来了

午餐就这样扔在沙地上自己拿
WechatIMG73f9224d0add45fe1cdd0ee0e3e5463f
WechatIMGcade6b6b1316d8cb6dcd2f0426c19755

下午终于有工作人员了,原话如下:如果你们有低烧,咳嗽,头晕头痛等症状,请不要找我们,我们没有药物,如果你们自己带了药,就吃你们自己的。如果自己没有药,那就多喝开水等待自愈。
如果你出现了高热,那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打120,请救护车来转走。 记住,你们是来观察的,不是来诊疗的。

另外,不要问我做不做核酸,什么时候做核酸,什么时候能出去,现在只是收你们进来,具体下一步怎么安排,我们也不知道,等领导开会讨论了再告诉我们。

晚点,上海发布又发布了上海市积极抗疫努力清零的蓬勃朝气。于是我在下面热情留言:你敢不敢把评论区打开?!

到了晚上,晚餐又来啦

Video.mp4

吃得挺好的,两荤两素的,除了鸡腿是馊的米饭是灰的,没什么毛病

我就是觉得我从来没对上海政府失望过,这次肯定是出现了幻觉

这么多年给上海交的税,大概也都没到上海政府手里,都是为了狗

我好好的在家里关着,上班,带娃,烧饭,管网课,我足不出户遵纪守法,怎么我特么就阳了!

【三联】我被隔离在小区的20多天

(嘉木木 三联生活周刊

可倩(化名)是一位图书编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工作,租住于上海市徐汇区宛南小区,属徐汇区枫林街道辖区,自治居委会为宛一、二居委会。3月13日到3月19日,这里有过一次封控,3月27日,小区再次封控,至今未解封。也正是在第二次封控中,可倩作为一个普通居民,第一次对自己所在的社区、小区内的邻居、她的朋友们,有了她以前都不曾有过的了解和观察。

以下是可倩的自述(其中所涉志愿者和小区运行相关情况,已多方交叉求证):

口述 | 可倩
实习记者|赵越
主笔|王海燕

我和男友租住的小区很大,楼号单元有 81 个,居民1000多户,近 3000 人。我们是老小区,老年居民特别多,楼也老,有的楼里,还有两户公用一个厨房、厕所的情况。

3月13日—18日,我们小区已经封控过一轮,那时居民还可以下楼,快递也能送到小区门口,所以我没太感受到什么紧张气氛。第一次封控解除后,我去过两次盒马,囤了一些物资,光鸡蛋就买了90个。事实证明,囤货是有用的。

image

最早还能去盒马线下店时的场景(口述者供图)

3月27日,我跟男友准备出门散步,走到小区大门口,发现大门关了。我们小区一共8个门,其他的门早在第一次封控时,就用板子钉上了。于是我们知道,小区又封了。后来我们才看到,小区群有通知,但没有解释原因,也没人问,大家都默认,封小区就意味着小区有阳性确诊病例了。

第二次封控后, 3月28日和3月29日,小区分别组织了两次全体居民的核酸检测,10人一管,混合采样(以下简称混采)。我在3月28日检测的结果是阴性,但3月31日清晨,我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通知我,我在29日的混采结果异常,将随后上门给我做核酸单独检测(以下简称单采)。

这几天里,小区还可以收到快递,线上平台也能买肉和菜,所以我状态不错,下楼做核酸时,如果太阳好,甚至还有点享受的心情。3月31日接到混采异常的通知后,我一开始特别恐慌,但男朋友告诉我,小区不少人都接到了通知,所以我情绪又恢复了一些。

image

2022年3月26日,上海,新冠疫情下的城内景象。(图|人民视觉)

但到了4月1日,居委会通知,出现阳性病例的楼栋里的居民,不能再出入楼栋。我开始感到,封控变得更严了。当天我又下楼参加了一次混采,但当时我的单采结果还没出来,并且我通过小区群知道,部分29日混采结果异常的居民,甚至还没完成单采。这就意味着,小区未确诊的居民里,肯定有人阳性,只是不知道是谁,而此刻大家就聚在一起,场面混乱,毫无安全距离可言。所以为了做好防护,每次核酸检测后回家,我就立刻全身喷酒精消毒,再把衣物换下来清洗

虽然4月2日时,我在31日做的单采结果出来,显示阴性。但4月2日下午,我4月1日的混检结果又显示异常。所以,4月3日晚上9点,我又下楼做了一次单采,是居委会临时用大喇叭和电话通知的。这是我第一次有点生气,因为到那时为止,我在3月29日和4月2日的混采样本,在手机上都只是显示“待上传”,并无任何结论,凭什么大半夜突然又让我们立刻下楼。而且,居委会电话通知我时,还叫我帮忙通知一下隔壁的邻居。我说我不认识邻居,不知道该通知谁,结果对方立刻报出了一个名字和出生年份。她如此随便地把别人的信息泄露给我,让我感到有些别扭。

不过,生气归生气,我还是下去了。我在冷风里排了半个多小时队才完成检测,一起排队的还有坐轮椅的老人。我们小区没有电梯,按楼房设计,居民起码都住在二楼,不知道这些老人的轮椅是怎么下来的。4月4日,小区又做了一次核酸检测的全体居民混检,这一次,头天单采过的居民,终于不用再下楼了。

image

去做核酸检测的深夜(口述者供图)

可以看出来,这时小区里已显露出一些紧迫的迹象。但实际上,但那时我的心情仍然还可以,依然每天坚持运动,并列好一日三餐的食谱,按时做饭、吃饭,拍照发社交网络。此时物资流通起码还算顺畅,盒马虽然早就不送了,但3月29日,我在叮咚买菜上买到了一包菜,3月31日,我又通过外卖平台,买了冷肉和芝士。4月1日,社区也发一批食物,有鸡蛋,各种蔬菜,虾仁和肉,一包菜够2个人吃三四天了,家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或者人数在四口及以上,可以报名多领,先到先得。

image

口述者所在小区第一次发放的物资(口述者供图)

我的心情是4月6日急转直下的,当时我男友成了社区的线上志愿者。通过他,我了解到了一些原来不知道的事情。

我们的社区居委会只有8个工作人员,第一次封控时,就有不少居民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协助抗疫。后来统计,第一批加入的志愿者大约有30人,我男友属于第二批加入的,这次前后有三四十人。

志愿者分线下和线上两种,线下的要求自身核酸检测阴性,所在楼栋未封控。他们每天会领到居委会发放的防护服和口罩,然后按班次巡查各自负责的楼栋。此外,还有志愿者负责医疗援助,包括送紧急患者去医院,开药,运送各类物资,协助老人完成信息填报,帮他们预定和运送盒饭。

线上的志愿者则主要是在网上,帮忙统计社区内核酸检测情况,新增阳性病例,打电话为居民们解答疑问,安抚情绪,针对抗原检测阳性者完善背景资料,比如年龄、是否有基础病症、是否适合转移等。我男友做的是线上志愿者,结果入群后,我们发现,居委会还在使用纸质文件上标记疫情情况,比如混检异常,就在居民的名字后面画个圈,单采阳性就在名字后面打个叉,更新非常滞后,容易出错

image

受访者做核酸的时候看到监测点的帐篷,不知道是什么人住在里面。(口述者供图)

志愿者能做的不多,只能先把收集信息的文件先电子化。后来,他们又建了微信群,协调楼栋长、点位长(小区每三四栋楼划为一个点位)了解各户居民情况,汇总诉求,比如为老人配药申请,为独居老人送饭,并制成表格,自发上交居委工作人员。此外,志愿者还根据收集的信息做成小区疫情日报,公布给居民,让信息流通更加顺畅。

我也由此了解到,居委会存在的工作困难。比如4月8日,居委会提交给卫健委的数据是,当天小区新增抗原自测阳性50多例。但实际上,居委会上报时,志愿者当天的统计还没完成,但截止时间又到了,只能先将已统计部分上报。最后,根据志愿者统计的最后结果,当天小区其实新增了70多例抗原自测阳性居民。

而我所在的楼栋,当时虽然未封控,但其实已有阳性病例,成了异常楼栋。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异常楼栋,按理说,楼栋是否封控,根据小区是否有居民确诊划分即可,但实际情况中,有的居民核酸检测已显示阳性,但疾控中心名单中还未认定,有的居民抗原自测阳性但还没来得及做核酸采集确认,他们都不算确诊病例,所在楼栋就只能划为异常楼栋,拉上警戒线,告诉居民不要下楼。

image

我们楼隔壁楼就是这种情况,他们楼里有个姑娘,是小区的志愿者,4月3日发烧,当日抗原自测显示阴性,4月4号,她退烧了,做了两次抗原自测都显示阳性。她当天就上报了,也接受了疾控中心的流调调查,但直到4月8日下午2点才被转走隔离。她被运走的当天和第二天,我们楼栋也相继有人核酸检测确认阳性,相继确诊的居民,就住在同一垂直线上,隔了两层楼。巧的是,这两户人家跟我家也是垂直的,所以我和男友都担心,自己迟早会被感染。

除了担心感染,还有一些情况也让我特别焦虑,比如封控楼栋越来越多,线下志愿者的志愿者要么感染了,要么封控在家无法出门,到4月10日,能出门服务的志愿者只剩下个位数了。4月10日,小区又组织发放了一次物资,每户5公斤大米,900克挂面。当天参与配送的工作人员加上志愿者只有不到10人,部分人一直配送到晚上11点,仍没发完。结果,剩余的物资因无人保管,当晚不翼而飞。后来志愿者统计,这次大约丢失了20包大米,67袋挂面,好在居委会后来进行了补充发放。

image

口述者所在小区第二次发的物资(口述者供图)

不光志愿者缺,其他人员也紧缺。比如封控后,社区仅有一位消杀人员,4月9日才补充了一位,根本无法完成消杀要求,也就是“封控楼栋一天消杀两次,其余楼栋一天消杀一次,阳性患者转运过程中,同时需要一名消杀人员进行消杀 ”。另外,按上海市疾控的要求,阳性楼道居民可直接将垃圾丢置门口,由物业上门处置,但我们小区物业人手不足,丢在一楼楼道口的垃圾往往运力不足。截至4月12日0时,部分楼栋的垃圾已经堆了很多。

人手紧缺,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老人。我们小区老人多,很多都需要长期用药,但小区只有一位医生志愿者可以在每天上班之余为他们配有限的药物,也仅有一位居委人员可以外出外出配药,剩下一位线下志愿者能参与小区内的配送。部分老人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需要志愿者上门收集信息,目前也仅两位志愿者,能够参与这项工作 。根据志愿者的统计,许多老人在3 月 31 日就将医保卡、用药单、押金等交到了居委会,但截至 4 月 11 日,仍未配到药物。

image

小区楼道旁的垃圾(口述者供图)

4月11日一早,小区居民还发现,小区大部分的楼栋都被铁链锁了起来,居委会未做任何说明,只说是上级/街道的通知。但我们作为老小区,楼道里没有任何消防物资,所以居民特别担心。期间,4月11日上午,宛南一村某楼中,居民突发疾病,志愿者根据居委会指示,找了好几分钟才找到放在单元门外的钥匙。反复交涉后,4月12日凌晨,这些铁链又打开了。

经过了这样的场景信息持续轰炸,我的好情绪荡然无存。差不多从4月6日起,我基本上不再认真做饭了。4月10日,从上午10点多醒来,一直到下午3点多,我只加热了一个可丽饼,煎了个鸡蛋,一口水没喝。

我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比如我的猫以前进食,着急时会吐出一些,属于正常现象。但4月10日早上,它喝水太着急,吐了一点,我立马想到,如果猫生病出事了怎么办,我无法送它去医院,是不是只能看着它死掉。想到这些,我一下子情绪崩溃,坐在地上大哭了几分钟。

我因为疫情伤过一次心,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我母亲生病,很快就去世了。我母亲当时在我老家,也就是一座江浙某三四线城市。她去世前的就医途中,有件事让我特别难过,我当时在上海,接到医院的电话,我以为对方会告知我,我母亲的病情。结果他们只是来询问我母亲的流调情况,比如她身边有没有人是从湖北出发的。母亲过世后,我的情绪非常不好,做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才有所好转。

我朋友都劝我,不要看太多消息,吃好喝好,防护好,休息好,才能增强抵抗力。但我做不到,我总害怕错过什么消息,失去了做预案的机会。

我跟男友吃得也不多,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解封,所以我还是在持续抢菜,一开始主要是通过叮咚买菜。叮咚买菜上,我们站点目前的抢购时间有两个,就是每天早上六点和八点半,我平时每天都是上午10点左右醒来,但为了抢菜,我定了每天五点多的闹钟。

醒来后我会提前把东西加入购物车,快到开抢时间,就疯狂点击结算,然后选择食物送达的时段,选完时段才能付款。这个动作平时很简单,但现在,我把手机都快戳爆了,结果几乎次次都是,送货时段被选满变灰。4月8日我倒是抢到过一次,当天我在购物车里加入了价值五百多元的食物,从六点零五分开始,持续不断点击,点了20多分钟,抢到两瓶沙拉酱,加起来接近五十元。

不过,好在去年我加过一个买菜群,是小区附近一个超市老板建的。我平时大约每周在他那里买一次东西,4月8日,有人在群里发了一个二维码,说扫码可以进群团购,六十份起送,每份包括五斤肉、一份绿叶菜和一大袋蘑菇、一颗莴苣、一小袋小番茄、六根黄瓜、两颗蒜和三四棵葱,288元一份。这些蔬菜,尤其是葱姜蒜,是我和我身边很多人家里急缺的,所以我当时看到特别感动

image

团购的蔬菜,加上4.4斤(老板标的是5斤)带大骨的猪肉一共288元(口述者供图)

这次团购的蔬菜包,当晚就顺利到了,其中的一大块猪肉,朋友说是猪肋骨附近的一整块。本来我找了一些解猪视频,想学学怎么分解。我以前实在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要学这个,关键是最后还一点没学会,只能瞎分成9份包起来。其实我算幸运的,我有朋友下单团购,肉都领到手,并消杀放进了冰箱,结果被通知,当天的肉分量比计划少,她领到的猪肉是属于别人的,她只好退了回去。

我们小区这次团购的物资能顺利到达,跟团长的判断力有关。我们的物资原本预计4月9日送到,但当时出现了传言,物资上路,可能被管控,团长于是立刻决定,当晚就把东西送过来。我是4月8日晚上11点收到的蔬菜包。

我们团长叫三三,她特别能干,比如我们参加团购接龙后,她要统计姓名、电话、数量、楼栋信息,制成表格,很繁琐,但她做得特别快。还有些居民在接龙后,会早早转账,她都是等物资送达后,才逐一点击收款。也就是说,三三不仅能力很强,做事干脆利落,而且非常可靠。我有个朋友之前参与团购,提前付了款,结果后来没拿到食物,也没退回货款。更奇的是,我后来才知道,三三并不住我们小区,她是在帮丈夫和儿子找物资时,才在我们小区发起团购的。

我也有不那么幸运的时候,比如4月8日,我在叮咚买菜上的沙拉酱比团购蔬菜包先到,所以我想着,沙拉酱放一放,晚点同时下楼领取。结果等我下楼,根本没看到自己千辛万苦抢来的沙拉酱。它丢了。因为抢菜难,最近我做了不少关于抢菜的梦,其中一次,我梦见自己抢到三颗蒜,喜滋滋拿到手上才发现,哦,不是三颗,是三瓣。

4月9日那天,我给两个朋友打视频通话。她们也在上海,我们互相展示了自己的冰箱存货,汇报了团购成果。其中一个朋友说,她抢到了鲜奶,感到很珍贵,决定用高脚杯喝下。

其实作为年轻人,我们的情况算很好的。目前为止,我虽然瘦了七八斤,我男友也瘦了10多斤,但其实我们的物资还很充足。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我团购成功那天,群里有位胡奶奶也想团购4份蔬菜包,但她跟我们不在一个小区,这边没法给她送过去,只能放弃。后来我加了老奶奶的微信,帮她进入了她自己所在的小区团购群。接下来几天,我每天都会给她发几条信息,问问她的团购蔬菜收到没,是否需要帮助,她都没有正面回答,只说谢谢我。

image

2022年4月12日,新冠疫情防控下的上海。(图|人民视觉)

直到4月10日晚上11点多,她第一次跟我开口,说家里缺尿片、床垫、卷纸等。我才知道她家里不仅没有年轻人,她和丈夫还要照顾她瘫痪在床的父母——一位93岁,一位97岁。后来我找到一位跑腿小哥,帮忙买了一些尿片和纸巾,送到奶奶手里。也是借由跑腿小哥拍的小视频,我第一次看到奶奶的样子:满头银发,走路很精神,跟我想象中一模一样。为了帮助胡奶奶,我发了朋友圈和豆瓣,得到很多人的帮助,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热心朋友

我平时常常熬夜,经常凌晨十二点才睡觉,最近就睡得更晚了,因为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点开各种微信群,查看各种微信公众号,刷新社交网络页面,一直到刷凌晨一两点。除了持续地刷手机,我没法再完整地做一件事,自然也不能工作了

在这一点上,我很佩服我男友,他不但能正常工作,还能完成志愿服务。我的另一个作家朋友,也在组织联系志愿者,帮一些有困难的老人送物资。4月9日,他们团队帮130位独居老人送了饭。我这个朋友其实已经确诊了,但她还是一边隔离,一边做线上支持,我特别佩服她。4月10日,我帮她和一位老人牵上了线,老人获得了一点帮助,虽然做得不多,但这算是帮我稍微找回了一点力量,那天我总算打起精神,好好做了一顿饭。

为了给你(记者)确认信息,我翻了一下第一次封控期间跟朋友的聊天记录,发现那时我们好轻松啊,除了核酸检测,聊的都是晒被子、养雪柳、做帕梅拉,而此时(4月13日早上),窗外又传来了通知核酸检测的喇叭声。

#上海疫情##浦东疫情##宝宝发烧救助#

(原文 微博)

我是居住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名普通市民,现在代表我住在灵岩南路380弄69号的邻居向广大网友和上海市政府求救!
我邻居的是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家里有个可爱的九个月宝宝。宝妈是杨思医院的护士,之前因为疫情,在医院隔离到四月四日才回到家团聚。
4.7日妈妈突然开始发烧,前一天的核酸检查异常,第一时间报告给居委会,收到复核的通知。
两天过去,谁知道复核没等来,却等到了九个月宝宝的突然高烧…他们全家都很急,才在我们小区的买菜群询问复核的时间,我们才知道他们的情况,到了晚上孩子体温控制不住了,一直烧到40.3度!高烧的过程中孩子一直浑浑噩噩,吃不进东西,喂得奶也全部吐了出来,情况非常不好,他们就开始了漫长的求诊之路!
一个晚上,我们业主群一起帮助他们打了无数的110和120之后,终于在凌晨一点多等来了120,就在我们松了一口气,以为孩子终于有人治疗的时候,等到的确实他们一家三口2点多被送回小区的消息。原来在这1个多小时里面,120送他们去了东方医院南院和儿童医学中心两所医院,竟然都被拒诊…儿童医学中心更是敲了20分钟的门,竟然都没有人来应答……我的邻居没有撒泼闹事,而是理解特殊时刻医院的不容易,宝宝也确实没体力再折腾了,所以听从120的建议回家观察。
今天下午,宝宝又开始高烧飚到40.3度,美林也管不了多长时间了…在物理药物都没用之后,只能求助居委书记,我们书记确实很努力的联系了街道,请救了支援!晚上7点多再度坐上了120,接到宝爸的电话,知道他们因为新华医院消杀,120送他们到了人民医院我们都松了口气,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了,谁知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下车后才发现浦东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小的可怜,只有两排椅子,外面坐满站满了人,做完核酸确认完他们一家三口都是阳性后,他们就只能抱着宝宝站在外面的冷风中等待转运,这个医院像个中转站,但是下一站是方仓还是去其他医院就诊,连工作人员都不清楚,只知道待的最久的人已经等了是三天三夜了……
为什么现在给个九个月的孩子看病比电视里最狗血的电视剧还一波三折…为什么宝宝的妈妈明明是白衣天使,一直在尽心照顾别人生病的家人,轮到自己宝宝生病了,却找不到一个能看病的地方……宝宝明明还这么小,他见到这个世界的时间甚至没有在妈妈肚子里面长!为什么偌大的上海看不了病,只能让一个九个月的宝宝自己去硬抗,真的太魔幻了!
希望领导们能看到,在深夜的郊区寒风中,还有发着高烧宝宝等着他们来救!现在站了两个小时了,真的救救孩子吧,宝宝真的等不起了!!宝爸电话13636382062

帮帮老人小区!!!

(原文 Sunnyniniu 跑路工作室 )

大家好,我是上海市的一名普通市民,家住徐汇,所处小区为徐家汇中心一小区,今天是封后12天。相比较已经被封了近一个月的朋友们来说,或许处境并不艰难,但此次希望向大家求助的并非我本人,而是我所处的老人小区,和千千万万上了年纪的老年人。

希望大家能够帮忙扩散,能够耐心看完。

我所处的小区为过去爷爷奶奶单位分配的老小区,周围几栋楼的邻居都是他们的同事、老战友,相信很多上海人的父母长辈也曾经或者现在居住在这样的小区里。在周边高层公寓如火如荼地进行团购,抢奶团包子买速冻食品的时候,我邻居的爷爷奶奶已经在白水煮面条,拒绝收下我送过去的绿叶菜,硬说家里的东西还够吃好几天。

社区在封闭前统一发过一次物资,算是最早发放物资的一批,内容如图,省着吃可以吃2-3天左右。之后仅在昨天统一统计过一次蔬菜团购,且暂且没有任何消息传回。

image

我作为一名90后,尚且在10余天内抢了3次左右的物资加上疫情前的囤货才勉强不担忧食物问题,外加周围每日优鲜、盒马关闭;小区内缺少有效的团购组织,我仅有叮咚买菜一个渠道进行物资购买。我并不知道小区内的爷爷奶奶确切的情况如何。小区由于老龄化严重,爷爷奶奶们都不太会使用购物软件以及微信,有的家里没有Wi-fi,流量可能一个月50个M(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刷一个视频的量,他们用一个月),平常都关着流量,就连本楼核酸检测的健康云二维码都是由我提前上门帮爷爷奶奶打开截图,有时需要我打开热点帮助他们连接。

居委会的阿姨们都很热心,但仍存在无法有效组织团购群等问题存在,主要在于她们也是退休后的年长长辈,并不能完全掌握现有的物资渠道。

这些老年人真的需要求救吗?
他们自己说不用。

对,这就是我看到的。隔壁93岁的独居奶奶每天煮白粥喝,蔬菜早就没了,说没事,不要担心,米还够的;同楼一对85岁的老夫妇白水煮面,我硬塞给他们大白菜,他们还说我小孩子长身体要多吃(我已经24岁了,但是所有爷爷奶奶是看着我长大的,我一直住在这里);楼下奶奶烧了一锅菜饭,每天热热已经吃了六顿......

他们真的不需要帮助吗?
还是因为互联网时代,我们根本看不到他们的求助?
这些爷爷奶奶经历过自然灾害,经历过风风雨雨,觉得没蔬菜没肉没关系,可是这是真的没关系吗??

有的老年人常用药用完了开不了,网上途径难、居委电话求助电话打不通;有的化疗靶向药开不到,就算不去医院用医保开,连京东自费1000块一盒都有货送不了;更不必说一些需要透析的患者了......究竟还有多少不见光的角落没有办法被我们看到?药品求助登记平台早就尝试过,仅有限定种类的药提供,这样看似“有用”却没法解决其他市民问题的平台是否能够关注到一些重症群体?

是否能开辟专门的老年人通话服务渠道?
是否有针对75岁以上老人的帮扶政策?
居委是否接受临时的青年志愿者,帮助组织统一团购?
楼内楼长是否可以由年轻人和老年人共同担任,而不是仅把担子落在一位居委成员身上?
......
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也呼吁有解决方案的旁友们留言转发,希望能够更多人关注到老年小区的问题。

求救!华东理工93岁教授夫妇!!

(吕健 光与种子 2022-04-19 20:58)

image

image

我父亲吕世杰,今年93岁;母亲徐惠安,今年90岁,退休前分别是华东理工教授和华师大政工干部。现与保姆马翠香一起居住于华东师大一村。我也住在华师大一村,离他们不远。父亲身体还算一般,母亲却因股骨骨折痊愈后基本卧床,不能行走,且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以及抑郁症。想不到,颐养天年的老人却被感染上了新冠病毒。

image

4月11日,母亲与小马有了咳嗽、浑身无力等症状。我怀疑她感染了新冠。本来已封在家多日,怎么会染上的?我想可能是被上门送抗原材料的阳性楼组长传染上的。说明一下,父母两人没有打过疫苗,小马接种两次。

12日早上,母亲抗原自测为二杠,为此,我向居委会作了报备。下午,母亲说吃了药以后症状减轻了,感觉有力气了。但下午抗原自测结果,父亲、小马都是一杠。

13日上午,父母及小马做了核酸检测,当天没有结果反馈。

14日早上,父亲有了症状,主要是咳嗽、喉咙痛,他吃了药。

15日上午,我接到普陀区疾控中心电话,被告知母亲为阳性,父亲、小马没在阳性名单中。我要求让母亲居家隔离,回答说这要报备居委会。我当即做了报备。此前我了解到的政策是,65岁以上老人不送方舱,可以在家隔离。

当日,父亲症状也减轻了,只是喉咙还有些沙哑。下午三人抗原自测为二杠。小马症状也就是咳嗽。

16日,小马接到区疾控中心电话:三人均为阳性。

17日,三人无事。当天自测,小马变成了一条杠。

18日上午,长风街道疾控办给我来电,通知说要来将我父母及小马转运走。我找到居委会书记,说本来说好居家隔离,现在政策怎么说变就变。他说,上面新政策是不管年龄大小,华师大一村阳性者一律转运走。

下午3时许,片警来电,说今天阳性要拉走,全部安排进入桃浦社区医院,不可能进方舱。何时来转运车,不清楚。我微信联系了居委会书记,告知我母亲卧病在床,又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在家长期吸氧,而方舱医院根本没有吸氧设备,怎么能走?!

晚7时45分,居委会书记来电说车子到了,要我们做好准备。我致电已经入睡的父亲,告诉了上述信息,让做好准备。他们理好了一些必备之物。

晚8时30分,书记来电问:他们准备好了吗?我说:我下午不是微信跟你说了吗?我妈不能转运走。他说因为忙,微信没有看。今晚就不走了,不过需要重新走流程向上报备,明天再解决吧。听他这么一说,我就通知父母他们重新入睡。

哪料23点35分,转运工作人员来电对我说,现在他必须拉人走!还说车上有人来背我母亲下楼上车。我拒绝了!今晚不能走!

今日(19日)0时,居委会一工作人员对我说必须走。我再次解释,并表示愿意配合,但要求安排白天转运。

0点30分,居委会书记来电,同样表示了要马上转运的意思。我说:抗疫政策原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也应该“以人为本”。你们今日(说的是18日)要完成的转运指标已经过期,怎么就非要马上而不能等白天再执行呢?再说,几天来,他们症状已朝好的方向发展了。

13日后你们也没安排给他们做核酸检测,应该再做一次,确认为阳性后再运转不迟!但没人理睬我的解释与抗争。

深夜1点15分,强制执行转运。15分钟后,上车、发车。这是一辆面包车。

父亲、母亲和保姆小马就这样被强行转运走了!由于被拉走得急,母亲的抗抑郁药都没来得及带上!

据父亲告知,他们被转运至华东师大四附中转运中心。那里条件和《折腾一个94岁的老人,于心何忍?》这篇控诉文章中披露的地方(桃浦护理医院)差不多,甚至更差。举一个例子,那里厕位都是蹲位,这叫像我母亲那样不能自理的老人怎么如厕!

一天来,华东师大、华师大一村居委会、片警、街道和12345联系后,答复说,争取将父母亲送入定点医院,但无果。目前准备送他们去普陀区方舱医院。政策不是让老人进定点医院,而是进条件差得多的区级方舱医院吗?请问:这是什么逻辑!这就是我们所标榜的“尊老爱老”传统吗?

我现在更忧心忡忡的是,我母亲支气管严重,需要吸氧,而区级方舱医院有这方面的设备吗?如此折腾,她的支气管病可能随时急性发作,这不是要了她的命吗?!

我的父母亲都是入党50多年的老党员,一辈子热爱党、热爱国家,忠诚善良,谁能想,到头来却收得这般回报!这个让他们为之奋斗、钟爱了一生的国家及其政策执行者们,为什么不顾人道、人情、人理,无视有严重基础疾病而且年逾九旬老人,一刀切地执行名为“救人”、实有害人之嫌的抗疫措施?国家抗疫政策的一粒“灰”,落到我们亲人头上的却是一座不堪忍受的巨山,真真令我们寒心彻骨、没齿难忘!
父亲、母亲遭受非人道对待,对他们今后的隔离日子我没有理由不担心!我恳请、我呼吁,让我的父母尽快转入条件规范的定点医院!

天理何昭昭!伤心可奈何?!
吕健
联系方式:13601710545

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转载自 普通市民 摩耶夫人

现在的上海人,
每天晚上清点完冰箱忧心忡忡地睡下,
每天早上抢完菜后忐忑不安地点开上海发布的数据,
接着开启一天的核酸、抗原、团购、骂娘,
以及求助。
不知道为什么,每天都有刷新底线的事件。

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居民,一个5岁孩子的爸爸,接受治疗后病情稳定的癌症患者,4月3日突感不适120去医院,在有前一天小区做的核酸报告情况下,被要求马上进行本院的核酸报告才可收治,在等待的过程中离开人世。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你去问问医生,我的核酸报告出来了吗?”在他离去两个小时后,核酸报告出来了,阴性。

image1

网传某区卫健委的一位干部,一医毕业,聪颖专业,在巨大的压力中,在办公室自缢身亡。

一个刚出生14天的宝宝,被要求和阳性的父亲、母亲分开隔离,单独送去金山病房,孩子的奶奶试图跳上窗台以死相逼要求和宝宝在一起,产妇拖着孱弱的身体发出求助信息,仅仅请求妈妈能和宝宝隔离在一起,让孩子吃上一口母乳。这是在“阳性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隔离”的新闻发布会以后发生的事。

许多毗邻居民区的中小学突然变成了方舱,居民抗议,师生愕然,很多老师的书本还在学校里面,班级里存放着学生的私人物品,甚至有的寄宿学校还住着学生。这学期还能开学吗?马上中高考了,毕业班前途何在?

今天上海大风暴雨,赶工完成的南汇方舱和高桥方舱全都屋顶漏水!阳性病人所在的居所纷纷遭遇被褥床铺湿透,人员挨淋挨冻的惨况,更有甚者,一些方舱本就不堪的厕所在暴雨、停电、停水、爆筏等多重压力下,粪便横流,无人修理。这是方舱啊!既然把人抓来“治疗”,那也得当病人对待啊,为什么要让人毫无尊严?

打热线、找居委,遇到的标准答案永远是“已经报上去了”“等上面通知”。网民们自己做了一个求助文档我们来帮你 · 上海抗疫互助 (helpothers.cn)https://www.helpothers.cn/help/,将各方求助列进其中,自己互助,打开文档尽是不能再等的紧急情况,但凡有一位领导亲自看到这个文档,都不会好意思说那些空话。

一位居住在永康路大半辈子病痛难忍的老先生和居委工作人员的电话,“为什么上海会变成这个样子?”答复“我无能为力”,一声悲愤长叹。

是啊,为什么会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全力配合政府要求,说停工就停工,说足不出户就足不出户,说每天核酸就每天核酸,说半夜再核酸就半夜再爬起核酸,说14天就14天,说加7就加7 ,说共克时艰就咬紧牙关,工作丢了就丢了,公司关了就关了,抗疫第一,说屏牢就屏牢,结果呢?

足不出户半个月、一个月,小区里的阳性一例一例地增加,本来没有阳性的小区也在长达一个月的严格封锁里出现了阳性。封控区解封无望,管控区不断出新,所谓防范区都只能一户出一人每天出门一小时,还不能走太远。

image1

在上海市民认真、严格、克服了所有需求坚持配合抗疫的情况下,每日的公布数字仍是两万多两万多地跳出。

所有的专科医生都扑出去做永无止境的核酸检测,大部分医疗系统停摆,所有新冠以外的病人挣扎在生死线上,无法就诊、无法手术、无法配药,120要排队,出门单不给开,血透轮不上,化疗做不了,所有的病人都以自己的生命为十五万里仅有一例重症的奥密克戎让路,从东方医院的周护士到120无视去世的老人家,到今天这位在等核酸报告中离世的急诊患者,以及经济学家的高龄母亲、开不到抗抑郁药的病人、他们没有得到一个说法,就憋屈地离开了人世,成为大局为重中的一粒尘埃。

相信政府只封四天就买了四天食物的市民,已纷纷陷入断粮危机。
运力严重不足,我所在的区域,几个买菜app已经停运,抢菜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依赖小区热心居民发起的团购,也仅限于最基本的米面油蔬菜,更多的生活需求无法解决。

甚至现在赖以维持生活刚需的团购都面临重重限制,“为了减少外来物品传播病毒风险”和“减轻志愿者负担”,许多小区物业和居委要求团购报批,居委和物业来审,哪些可以买哪些不能买,例如:居委会团购的可以买,自己发起的团购不能买;保供单位的菜可以买,私人老板的菜不能买;蔬菜挂面可以买,咖啡水果“非生活必需品”不能买等等规定。但什么是生活必需品?谁来定义能买不能买的范畴?一层一层的审批,权力寻租的空间又有多大?

做了几回团长,你会感觉从互联网时代倒退到了供销社时代,本就不多的选择,还得想办法去抢去申请,供货联系人给的是永远繁忙的电话号码,司机师傅脾气要多大有多大,菜品质量差强人意也不能有任何意见,只要能到货就得感恩戴德,价格也自然是飞起。
这种仅有的购物方式令人感到恐惧,令人极其不适。更可怕的是短期内,似乎没有其他的购物方式了。京东美团这些高调亮相政府发布会承诺要保障民生的平台,打入现实就变成了永远发不了货的渣男。
你仔细一看,周边的苏州昆山等地都在全域静止都封了高速都在天天全面核酸,那谁给你发货?上海市再强调保障物资有什么用?严格的防疫政策下,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物流受影响,***一带星就不让下高速,多少货车司机到上海吉林送完货就回不去了,滞留在高速路上,谁还敢给送货?哪个供应商愿意承担高昂的成本和风险?

我们可能再也无法自由地选购一瓶自己想要的酱油了。
更多的人,是啥也没得吃了。这几天,众多的独居老人守到弹尽粮绝才发出求救要一口吃的,他们中有老教授,老专家,经历过浩劫年代,为祖国做出过杰出贡献,也不缺钱的知识分子,结果困在2022年吃不上饭,荒不荒谬?

既然我们抗疫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保护老人,那这些吃不上饭、看不上病、甚至还要搭上命的老人现状是怎么造成的?
上海是服务业占比很重的城市,这里有大量手停口停的打工人,他们无法“居家办公”,他们也没有独立的住所,居住地不具备做饭的条件,收不到慰问物资,也没有财力长久支撑。

如果我们足不出户二十天,天天核酸抗原轮番做,阳性数字还在狂涨,那足不出户和天天核酸的效果又在哪?

所有的检测医生、居委、小区物业都在超负荷运转,基层一线已经承担了远超自己能力的任务、指令和骂声,上级朝令夕改随意传旨,轻巧地一声“服务上门”的时候,有没有设身处地替做事的人想过?

前天发布会出来一位民政局的领导,还以为要发布什么惠民政策,结果上来说创建“无疫小区”,滑天下之大稽,为什么不创建“无感冒小区”“无艾滋小区”“无痔疮小区”?

得阳性的人有罪吗?

得阳性是故意传染的吗?

“无疫小区”是可以靠人为努力就能做到的吗?

现在匆忙赶成下雨天屎尿横飞的方舱是能让人安心去住的吗?

让小区居民怨恨不幸染上阳性的邻居,制造阳性耻感,制造重重障碍,转移矛盾到群众内部,惩罚有阳性的楼栋不解封。

这不是连坐陪罪制度是什么?

image1

今天的心情实在沉重,我们热爱的、为之自豪、如此闪耀的城市,为何变得这般黯淡无光?我们付出的忍耐和血泪究竟是不是错付了?这所城市里还有没有像徐汇区志愿者老伯一样敢于据理力争的人?还有没有官员在倾听人民的心声?我们期盼的明天,还要熬多少个14天后才能到来?代价要付出多少,才能换一个求实的人民至上?!

#疫情求助# 我真的无路可走了 男朋友核酸阴性被带走

(发自微博 想啃猪蹄qaq )

上海疫情求助

求求大家 帮我转发 我真的无路可走了
我男朋友是阴性 昨晚连夜被人带去方舱了
昨天上午的复测结果今天上午十点刚出
是阴性 从来没有人给我们出具报告
只有疾控的私人电话打来告诉我们
如果不去方舱就等着公安
小市民应该怎么办呢?求求大家了
我该怎么办啊!!!!
坐标:徐汇区老沪闵路150弄13号602

1.mp4

上海疫情中,一位清华校友的非正常死亡

(原文已删)

image

“李昶给人感觉人淡如菊,但和朋友在一起,她爱说,爱笑,爱捉弄人,爱恶作剧。

李昶如此猝不及防的离开了我们,以至于我时时不甘不愿相信。”

——李昶亲同学追忆

昨天起,一则关于上海某康复医院一位病人因疫情管理无人护理而去世的文章在微信群里流转。

直到微信群有朋友惊呼:天啊!往生者李昶竟是自己的同学!

随着记忆文章越来越多,一位才情飘逸的女学霸浮现眼前。李昶生于1973年,曾就读于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北京二中、北京四中,于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并在硅谷工作,育有两个孩子。2018年,因先生在上海创业,李昶回国定居上海。

一掷乾坤作等闲,从此逍遥天地间。
朝游四海虬髯客,暮隐琼宫谪降仙。
同伦天涯君莫问,相逢莞尔自言欢。
我是天公度外者,飘然一剑醉江天。
——李昶遗作

同为七零后、在90年代的北京上大学,朋友圈上有多位曾与李昶同窗共读,或在某个时空交错重叠过。人们纷纷表达哀思,以及对李昶非正常死亡的悲痛和惋惜。

据知情者透露,李昶去年因突发脑溢血住院治疗后,事发前正在上海一家康复中心接受康复疗养。然而上海疫情突起,3月底防疫管控措施加强,李昶所在的康复中心发现有阳性病人,“所有人被要求隔离,包括护理人员”。

但是李昶因病尚未恢复语言功能,且无行动能力,极度依赖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比如做吸痰等必要措施。就在护理中心专业人员被强制调走隔离的情况下,悲剧无声地发生了。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为知情人转述

呜呼哀哉,痛定思痛。在振聋发聩的新冠防疫口号背后,是数不清的其他疾病病人的沉默不语。

我们不禁想到,防疫的初衷是尊重所有人的生命权,尤其是保护那些有基础病的弱者。然而因为防疫措施的极端化,导致目前罹患其他疾病的病人得不到充分的医疗资源,他们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而这样的后果,也与防疫初衷的“一个也不能少”背道而驰。

过去两年,我们欣慰的看到,抗击新冠疫情取得了巨大胜利,**内地的新增新冠死亡,是一个巨大的零。然而,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这个0的背后,湮灭了无数个1。

曾经的清华学霸李昶就是这个1。而这个1,远不止她一个。

过去两年,我们欣慰的看到,抗击新冠疫情取得了巨大胜利,**内地的新增新冠死亡,是一个巨大的零。然而,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这个0的背后,湮灭了无数个1。

曾经的清华学霸李昶就是这个1。而这个1,远不止她一个。

image
*清华校友因疫而逝者可能所指同一例

李昶,一个鲜活的生命悄无声息地逝去了。我们无限痛惜她,她是我们的同学、朋友、同一代人。有人说不能因她是清华校友而生命权更重。当然不!她只是被强制隔离、或因医疗资源抽空而被延误治疗的普通病人的一个,还有更多的生命可能也已经、正在或将要被无谓地牺牲掉,我们才如此痛心。

这世上有万千种要命的病,不只是新冠一种。请让所有的病人都得到同等、甚至更紧迫的医疗对待。

也正因此强烈呼吁:请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个病人的生命权,不被一个巨大的0吞噬。

“上海困局”,显示哪些问题?

(转载自 桃花潭李白

一早,上海读者发我个视频。他小区里有男邻居核酸阳性,之前没人管,居家好多天,也没啥症状。昨晚医务和警察上门,要带他去方舱。一个抵死不肯去,一个坚决要带走。最后,被喷了两次辣椒水才扛走。抗走时,人身扭麻花,口中有咆哮:你们是XXX!很难想象,2022年,一个壮年猛汉,怕的不是病毒,是去方舱。去方舱,能把人吓成这样。

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这里的学生已经被封十多天。洗澡就别想了,厕所也是公用的。为了进一步防止学生聚集流动,学校推出了“厕所预约制”。2022年的上海,已经发展到需要学生精确控制自己拉屎的时间。担心厕所垃圾会传染,就让上完厕所的人,把垃圾带回宿舍,担心水龙头会传染,不让洗手,让回寝室用酒精湿巾擦。一个突然拉肚子的姑娘,因为自己频繁使用厕所,一直在群里道歉。

image

image

在上海闵行普乐路,一位蔡先生为白血病的妻子,奔走呼告。妻子是慢性白血病,平常只要按时输血,就没大碍。但现在,上海大量的医务都去做核酸或去方舱、隔离点了,很多医院或减门诊或停诊,不提供输血服务。蔡先生好不容易跑了几家开门的,都告知他,无血可输。焦急的蔡先生说: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爱人,仅仅因为不能输血而失去生命。

image

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买不到抗抑郁药跳楼的,叫不来120呼吸停止的,尿毒症晚期做不了血透活活熬死的,都送到自家医院门口了,却因政策不让进门被哮喘憋死的,也到医院急诊科了,核酸报告却迟迟不出,延误治疗过世的......

3月以来,发生在上海的桩桩件件,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都在无形中钝击我们每一个人,每见每有沉重,如石块压心,也如尖锥刺着神经。上海的问题,只是上海吗?不,它的困境,是我们大家都在面对或将要面对的困境。

到今天0时,全国有219个高中风险地区,涉及16个省市。据投资银行野村证券估算,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截至本周一,**有45座城市,大约3.73亿人处于全面或部分封控状态。今天是周五,这个数据至少还得加上4月13日下午封城的山西太原,人口540万。这些城市的人口,占**总人口近三分之一,经济产出占**总产出的40%。

近3.8亿人啊。

上海,已经是被全国人民看见的上海。云南瑞丽、广西东兴,吉林长春,更多看不见的基层农村,这些没被看见的,一个个,都不比上海轻松。云南瑞丽,一封到底,广西东兴自2月23日起,至今已经被封50多天。在吉林,甚至出现了“恶意春耕”这样的字眼。田里的苗要下了,水要浇灌了,但人,却被关了。地广人稀的,逮个机会去田里看春苗,却被抓回来了,罚款四千,拘留三月。

image

上海的特别,在于它有最好的资源,大家都以为它能“体面”的扛住。

事实是,一个2500万人口的城市,面对奥密克戎这样的病毒,要潇洒稳妥的扛住,近乎神话。

上海遇到的难题,远远超过2020年的武汉。上海这次流行的是奥密克戎BA.2,R0值是9.5。啥意思?意味着一个人至少可以传10个人,而2020年初期的武汉,毒株R0值在2.5—3之间,也就是说,现在病毒传播的力度几乎是那时的3—5倍。那是指数级起跳的。

武汉当时的困境,是只要全国持续投入医疗力量和物资资源,抢时间建几个方舱,就能够扭转被动局面。那时,医护、基层干部,整个社会都扭成一股绳,大家都不惜一切代价,因为重症病人多,投入,就意味着可以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但上海的困境,不是这样的。它太复杂了,横看竖看,都像个无解的方程式。

你说物资,上海就不缺物资。且不说上海城外大量等待的集卡车上,成吨成吨因为进不了城而变质的菜肉,上海本地的仓库,也是充裕的。你说人手,上海也不缺快递小哥、志愿者,很多基层报名志愿者的人数,远远多过实际岗位需要。你说医务,也不缺。上海本身千人人均医务数就不低,这一个多月,全国各省更是支援了5万多名医护。钱?上海就更不缺钱了。给上海捐6600万的云南,真的先管好你自己的瑞丽百姓吧。人家上海缺的是通行证,缺的是被允许的流通,好吗?

那为什么缺流通,多发点通行证不行吗?当然不行啊。所谓快速动态清零,就是要在短时间内,把RO9.5的传播,控制到R0小于1,怎么控制,怎么下降?这就需要社会绝对静止啊。而要服务好一个2500万人口的被迫静止的大城市,就需要十倍、甚至几十倍于日常管理和服务的人力物力。这些人力物力,短时很难跟上。而这些人力物力的流通,本身又与动态清零相违背。当有快递接连发现阳性后,为清零,上海的物流就停了。

要清零,就要静止。要静止,就要大量的服务。大量的服务会阻碍清零。停止大量的服务,就是一堆问题和次生灾害。这就是无解。

到今天,上海阳性感染总人数近30万,9例危重,0死亡。96%以上是无症状感染。

武汉那时,网上的求助,全是病人危重,急需要专业医生、呼吸机。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出现全国各地往武汉送急救用的ECMO。但上海没这种情况。只听说其他病没得医死了,要去方舱吓出心脏病的,至今没看到一例因为新冠危重得不到救治,或者得了阳性害怕而上网求助的。只见过方舱爆仓,没见过ICU满员。

民众、医务、基层、志愿者,大家的想法也在随着病毒的改变,而改变。

很多人说,上海的乱象,是基层政府不作为,或者早期上海政府不重视引起 。是的,有这个问题。但上海这一系列的问题,真的是骂骂政府,骂骂基层,就可以解决的吗?我骂不出来。我有同学就在上海某街道,疫情以来,一天都没回家睡过,家里小孩也管不上。她说,以前这工作,还觉得有点意义,总觉得把防疫工作做好,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为民众做好事。现在,看见那些激烈抵抗去隔离的居民,看见买不到菜配不到药的老人,总觉得有种说不出来的无力感。不知道自己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这种拼尽全力,依然无能为力的无助,不仅基层干部有,医院的医护也有。就在前几天,上海虹口卫健委中心主任钱文雄,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自己办公室自缢。一批一批的医务、基层,累倒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所面对的工作困境和无助,是前所未有的。

上海的困境,是你想骂人,都不知道要骂谁。

你只知道,它沉浸在巨大的苦痛里。没得商量,没得解释。

一个多月了,上海的困局和乱象,至少应该成为一种经验和教训。教会我们看清一些问题和真相。

1、这病毒,没那么可怕,科学和数据,无数的上海人用实际行动在证明这一点。30万阳性感染,重症9例(其中8例本来就有严重的其他疾病),死亡为0例。如果这样的数字还不能说明问题,那科学的意义何在?

2、我们迫切需要调整“动态清零”的策略,大幅度缓解“严防死守”带来的其他社会代价。社会停摆和经济生产,是没有所谓的平衡的,供应链的断裂已经在发生。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说,如果上海和周边供应链企业,还无法复工,5月份**所有的整车厂可能都要停工停产。经济领域主体的死亡不可逆,产业转移不可逆。经济要搞上去很难,但经济要垮下来,很快。

image

3、我们要控制疫情,我们要严守底线,这都是对的。但关闭医院,抽调大量的医护去方舱、隔离点、做核酸,是值得反思和考量的。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19年,上海全年门急诊量是2.7亿人次,305万人住院。每天73万人次的门诊,每天8000多台的手术。有些手术可以延后,有些一天不得耽搁。耽搁,就是人命。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光要考虑新冠病人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其他病人。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次生医疗灾害。

很多人会问,那核酸不做啦?方舱不用管吗?当然要做要管。但是,真不用那些专科医生去做去管。做核酸,无论是鼻拭子还是咽拭子,每个人都做过吧?这点活,初中毕业手脚灵活,稍加培训,就能上岗。农村大姐大妈打毛衣,都比这难多了不是。我们完全可以由第三方抽调社会力量,由医院专门培训这些人,专业的做这些“捅鼻子”、“捅嘴巴”的事。让那些医生,回到自己的专业岗位吧。我查了一下,仅4月14日,上海就有27家医院停诊。这27家医院的医生,本应该在骨科、内科、儿科、妇科、急诊,他们专业战场上,做救死扶伤的事,而不是在方舱医院管方便面发了几次。

4、科学防疫,不是只有“躺平”和“清零”两个极端。任何在鼓吹两个极端的,都需要引起警惕。所谓科学,一定是可以有探讨余地的。是可以有调整空间和弹性的。抗疫与民生,我们亟需要,找到新的方向,新的平衡。

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文章该不该写,能不能写,我所思所想,到底有无价值。但想起那天下午,从医院出来,在空荡荡的广场,数了十几辆空无一人的公交车,听捡垃圾的老婆婆说,她都捡不到塑料瓶了。内心一阵刺痛。

还是得写下来啊。虽没多少价值,但也是一个声音。

4.16 新闻联播中的上海人民

4.16 新闻联播地址

(以下画面出现在 17:25 处)

4月16日 CCAV 报道保物资,并附上这个可能是之前拍的视频片段还称有1011(不清楚数字真假)个商超已经开放

误导不在上海的朋友,以为上海已经正常/部分正常了

image

image

image

上海人评价

1

实际生活——50份起售的蔬菜

2

上海疫情笑话

(袁瞻 苔原

上海市一老人下楼做核酸时,不慎落入小区人工湖中,随高呼救命!

两名协助封控的警察路过,视若不见,仍边走边谈笑如旧。

老者情急生智,随又高呼“我是阳性!”

两警察闻之大惊,随急速跳入湖中,将老者拖上岸来铐之。


上海市某领导在做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新闻发布会:“重点保障物资已通过物流专人专车运抵上海,包括超8万件母婴物资,超10万件药品及防疫物资。”

评论区有人说:“我们家的老人已经断药三天了,没有什么物资!”

领导没有回答,继续说:“以及100吨来自浙江的蔬菜,和10吨来自**的羊肉等。”

评论区有人说:“我们小区封了两周了,什么食物都没有了!”

领导:“同志们,你们最好少看家里的物资,要多看一些官方媒体!比如《人民日报》!”说完关闭了评论区。


市委领导在居委会主任的陪同下到封控小区视察物资供应情况。他们走到小区的垃圾房附近,发现一片烂菜叶没有扔进厨余垃圾桶。领导不满的说:“这是谁家的菜叶?!”

居委会主任看了看四周,欣喜的说:“看来谁的也不是,领导,赶快拣起来吃吧!”


上海市委的一次大会上,主持人突然说:“下面请认为动态清零好的同志坐到会场的左边,认为共存放开好的同志坐到会场的右边。”大部分人坐到了左边,少数人坐到右边,只有一个人还坐在中间不动。

主持人:“那位同志,你到底认为动态清零好还是共存放开好?”

回答:“我认为动态清零好,但是我的生活像是共存放开。”

主持人慌忙说:“那请您赶快坐到主席台上来。”


上海市市民张三在小区的河里捉到一条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盐。”

张三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全域静态管理**!”


上海市领导被邀请到法国巴黎访问。法国官员带他到处看看,他对巴黎圣母院、巴黎地下铁、凯旋门、国画馆、高速公路网和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都不感兴趣。当法国官员带他到卢浮宫时,他忽然对卢浮宫的面积和布局很感兴趣。他对法国官员问道:“啊哈!巴黎是不是有一千一百万人口?”

法国官员:“您说的一点都不错。”

上海市领导洋洋得意道:“哈哈,终于找到了,原来你们巴黎一千一百万人共用一座方舱!”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一个英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英国人,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一个法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一个上海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上海人,他们没有衣服,吃得很少,还被隔离着!”

柯基被防疫人员打死

(以下为录音转录)

Q:你好,请问是星海家园的居委吗?

居委:对。

Q:我们看到说在星海家园这个地方有一个主人被车拉走了,然后但是他家的宠物柯基被一个大白在路边活活就这么打死了。

居委:它那个主人他自己不要了这个狗。她自己报出来的他不要了。

Q:她怎么说的,她是希望大白帮他照顾这个狗,还是他直接….

居委:她不要了,她从家里特地把它抱出来的不要了。

Q:她既不把这个狗放在家里面养着,然后她就这么扔在路上了。

居委:她特地跑到家里面去把狗抱出来的。他说放在家里我14天回来也是饿死了。

Q:她这么放出来是什么目的?他是希望有人去照顾他吗?还是就直接不要了?

居委:我不知道。

Q:当事的大白怎么说?

居委:我没有问过。

Q:但是这个情况就算她不要了,能在路边打死它吗?

居委:你们如果收养的话,它是阳性家里人的话,你们会收养它吗?

Q:但是最起码也要先把它隔离起来,看看他有没有阳性再说吧?它没有阳性呢?

居委:怎么给它测呢?给它做核酸吗?

Q:你们难道没有什么办法给动物做核酸吗?

居委:我们有什么办法?

Q:不照常一样是做吗?

居委:我不知道怎么做,要不你可以做的话,你可以联系一下,我们小区里面还有一个人家他们也是阳性的,他们家也有两条流浪狗。

Q:那他们的狗是怎么样处理的呢?

居委:我不知道那个人还没有被送走呀,那条狗还在他家呀,他如果被隔离的话,他可能家里面也会有两条流浪婆的问题呀。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办,如果你们有好的方法也可以推荐给我们好吧?我们也希望有这个答案。(笑)

经济学家郎咸平母亲去世

[ 4.11 14:40]

网上流传我母亲过世的信息是我的哥哥Allen(郎咸白)发的,由于好多平台都在转发,都在猜测我母亲过世的事,我本来不想占用公共资源谈论自己家的私事,但是既然网上流传开了,我也必须说明情况。是的,和我哥哥郎咸白一样,我们都很悲痛,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我妈妈年纪很大了,98岁,老年人身体器官都不会太健康,这次我妈妈的肾脏有一点点衰竭,按照过去的诊断,只要打一针就好了。只是因为上海严格规定必须要做核酸后才能就医,我妈妈在三甲医院当场做的核酸竟然4个小时都没出结果,我深感震惊。我妈妈在医院急诊室门口等待了四个小时后,永远离我而去了。我想去见妈妈最后一面,但由于小区封闭,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有关部门沟通才允许我去医院,站在马路上,叫不到滴滴,因为封控了,所以我也没有见到我妈妈最后一面。我希望这个悲剧不要再发生,也谢谢大家的关心和问候🙏🙏🙏🙏🙏🙏


[4.11 14:40]

呼吁政府尽快恢复国际都会的经济活动,否则上海经济将螺旋式下滑,比如寄国际快递都被禁止,请问禁止快递就能够解决新冠吗?
防疫方向没错,但很多方式方法值得商榷。


[4-10 09:15]

疫情期间
信息的透明度很重要
具体情况怎样?
什么时候什么条件能解封?
物资供应怎样保障?
。。。
各种问题的及时反馈
。。。
否则就是各种消息混杂
增加更多不确定性 ​​​


[4-9 09:03]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
正常时期商业和生活服务人员近400万
而现在组织的公共服务人群大概30万左右
各级政府、街道承受着巨大的运营压力
要让城市流通
需要在保证防疫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
尽可能释放原来的服务能力
发挥市场作用
减轻政府压力 ​​​


[4-7 13:31]

这次
在上海的大多数人
都学会了一件事
网上抢菜
尽管大部分人抢不到
但还是每天一早起来继续抢 ​​​

京东无法入沪!脸被打肿谁最受伤?

(转载自 北风雪林 2022-04-13 22:04)

4月10号,《****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

我认为这是比肩“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史诗级改革,仔细研读了三天文件,写了七千多字的分析文章。

文章准备发布时,我看到“拿出命支援沪上抗疫”的京东徐雷,被骂上热搜!

看看眼前的文章,突然觉得这“锦绣”只算未来愿景,还是留到以后再发。

我昨天的文章,好评如潮!大家都喜欢我写的“打脸美国和北约”。

可是客观规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一直在打脸,不能对“被打脸”的羞辱和挫折避而不谈。

640

京东头一天在“上海抗疫发布会”上说准备了全上海民众一个月的粮油,第二天就被打脸“一个月都送不到”。

被打脸并不可怕,我们在南联盟也是经历了23年前的屈辱,知耻后勇,才有现在的军工自强。

京东被打脸,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第一个挫折,研判它,才能最终战胜它!

壹,徐雷的“上海支援战”

过去二十多天,在上海,有两件事成为全国关注与热议的话题。

第一个,是持续二十多天,每天居高不下的新增阳性病例。

第二个,是半封不封状态下,上海民众持续二十多天,依旧无法解决“吃饱”问题的民生危机。

640

因为从数据上“上海病例虽多但少重症无死亡”,因此大家对“饿死”的恐慌一直比“病死”更大。

在我们的认知里,只要是“老百姓呼声够大”高层足够重视的问题,总能很快解决。可是上海民众抱怨“物资无法到位”的问题,却始终突破不了最后100米配送。

前期,我们感觉上海2500万以上的人口,社区基层力量要负责协助核酸检测,协助封控秩序,因此在物资分发上人手不足。

在行政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物资配送似乎可以交由“市场化解决”!

后来上海将“封控在各小区的快递员”全部解放出来,将“物资配送交给市场”。

640-2

“民生物资”彻底市场化的后果,就是百亿女王确实能够收到营养牛奶,可是随着快递费跑腿费与生活物资的价格飞涨,底层民众收到物资更加困难了!

过去十几天,许多上海民众的“物资求助帖”充斥网络,比较官方的声音是“各地支援物资充足,但是物资分发受阻”。可是在各个小区,少数疯狂加价的团长,总能轻易解决政府无法解决的“最后一百米”难题。

他们的物资,他们的配送资源,他们通行各大关卡的能力从何而来?

在上海民众遭遇民生物资危机的时候,京东新一代当家人徐雷,一直想“披挂上阵”。

我在前段时间写“华为突破困局”文章的时候,写到华为因为被制裁收缩业务规模,在2021年退出了民企头把交椅。

许多人好奇2021年的**第一民企是谁?答案就是京东!因为刘强东从创立京东,就坚持自营,并且投入巨大成本全国建设储备仓和物流运输体系。

640-2
前不久,刘强东选择隐退,徐雷成为营业额接近万亿,员工十几万的**第一民企新一代掌门人。

上海目前的困局在于“高强度封控”带来的区块隔离,以及物资流通过程中的“疫情扩散”风险。

这种状态下,越是混乱逐利的配送体系,越容易扩大风险。

京东完全自营可控的物流仓加配送团队,是理论上的“上海最优解”。

徐雷前期在自媒体平台也多次对现行“政策”提出意见,主动请战!

4月10日的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京东副总裁王文博称,京东将为上海提供1600万件米面粮油。

上海有2500万人口,不到800万家庭,按照京东提供的总量,足够上海市每个人粮油主食一个月的量。

以我国两年抗疫的经验,即便与最长的“疫情清零周期”对比,从今天算,一个月上海秩序一定能恢复正常。

因此京东在发布会的表态,等于宣布上海全民物资短缺“彻底结束”。

上海老百姓们立刻喜大普奔,纷纷号召身边人涌入京东的直播间,一通买买买!

640-3

可是第二天,京东就从“救世主”沦为“世纪大渣男”,“史上第一牛皮大王”。

因为消费者从第二天开始,就发现他们在京东抢购的物资,到货时间不断在发生变化。
640-4

先是延迟两三天,后来是延迟一周,从部分网友晒出的截图来看,部分生活物资的到货时间延迟到2月24日,而且不能担保不再次推迟。

十几天后,不仅黄花菜凉了,等菜救命的人也凉了!

因为“说到做不到”!才当上一哥的徐雷,遭遇铺天盖地的骂声!

许多人大骂徐雷,大骂京东,说他们吃上海人血馒头,发国难财!

贰,京东为什么惨败?

京东吃人血馒头和国难财的罪名,还真扣不到他们头上。

因为吃馒头发财的前提,是要“吃得到”!

现实就是,在当今上海,物资配送与团购如今是“天价暴力”行业,有庞大的食利阶层盘旋其上。

从京东的货期不断延误,就能看出京东庞大的物流团队,如今不是优势,反而在那些“小团长”,野生配送员能够拿到“批条”“通关证”的情况下,京东拿不到。

从京东官网的物资定价来看,不仅发不了“国难财”,可以说这种价格的物资进入上海,就要砸烂整个“国难财”的盘子。

640-5

在前天中午,我的留言区就收到读者发来的截图,说上海有人物流配送,9天赚900多万,一个月3000多万。

一个荤素菜包,利润高达250元,有中间商每天发货超过5000份。

我当时觉得,在行政资源已经投资的背景下,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饿死问题”,借用市场化方式解决,采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方式,解决最后一百米配送,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640-6

我认为过去一段时间,少量团长赚取“资源与信息差”,部分骑手因为承担风险,得到大量民众打赏,日赚一万,这都是“特殊而扭曲的市场状况”,在规模成熟的配套机制建立前,我们可以容忍。

可是规模平价高效率的京东配送体制已经整装待发,却被上海拒之门外。

有些人赚钱,我不写文章批判,可是为了赚钱,将民生托底的高效率模式封杀在上海之外,这就是“地方保护主义”,这就是“区域市场壁垒”。

这些将平价配送资源与物资阻挡在外的人,才是发国难财,吃人血馒头!

叁,京东被打脸,谁最受伤?

这次“京东物资延迟配送”事件,被打脸最狠,骂得最狠的是徐雷和京东。

640-7

徐雷都嗮出了自己和副总理开座谈会,“诉说堵点与弊端”的聊天记录。

他以为拥有了尚方宝剑,就能在人民的土地上畅通无阻!

可是京东停滞的物流,封控的仓储,从延迟一周到半月的货期,都是对这位新任少帅的啪啪打脸!

那么这次京东挨骂,最受伤的是徐雷么?最痛的恐怕是那些工作和收入朝不保夕,如今却吃不到平价菜的沪上打工人。

640-8

在自媒体平台上,有人嗮出了沪上2580元才能抢到的一份蔬菜包,和其他一线城市封控区30元的蔬菜包并无不同。

1600元的蔬菜包,一些人看到的是“高质量生活”,更多人看到的是小区围栏边,跪下乞求的干瘪身影。

640-9

当下上海,绝大部分“团长”依从良心,平价微利的解决了一些“基层缺位”下的邻里刚需,他们值得点赞。

可是也有少量害群之马,发国难财的狠辣劲很有“投机倒把”的嫌疑

我就问一句:是不是现在完全不在乎经济了?

(原文 雷尼尔 STEM与阅读指南 2022-04-18 11:34)

现状

现在的情况是,不仅仅是上海的企业,上海辐射的长三角经济圈中很多企业都处于停工停产的境地,有的企业已经停工停产。

人员,出不了社区,无法回到企业上班。
物流,现在的物流处于荒唐的地步。京东搞了所谓的kamikaze 物流。现在南京发往上海的一柜货,从封锁前的4000元,涨到现在的近5万元。而且由于荒唐的策略,导致集运开车司机奇缺,因为都被隔离了。

原材料,因为物流的问题,不少工厂的原材料已经无法支持生产。
供应链,现代企业是上下游大规模协作的企业,只要供应链中有几家企业无法供货,供应链就会断掉。 这个影响不仅仅是上海一地,也不仅仅是长三角地区,而是全球性的。已经影响到了,日本,北美,澳洲,欧洲的一些工厂。

发货,在2020年都没有停掉的物流,在2022年停掉了。无论是线上的卖家还是线下的卖家,发不了货,啥都是白搭。。。
长三角很多中小企业,可能活不过5月份。这不是开玩笑的。

内资很惨,外资就好了么?

前有欧盟的企业发表了请求,表明在4月初,就有51%以上的企业的供应链出现了问题。
最近日本方面表示在沪11000家日企,处境艰难。

很多这些外企是过去四十多年,各级领导,一代一代人,去招商引资引来的。
这些企业不仅仅带来了税收,同时也带来了技术,解决了就业,培育了世界级水平的产业链。

在2018年,美国政府极限施压的情况下,也只有少数企业搬走了。日企在过去几年中慢慢悠悠的转走了一些,但是大量企业还是留在了这边。因为基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劳动者素质是极高的,管理者是高水平的,是理性的,可信赖的。现在的情况在悄悄的发生变化。

欧洲代表获得的答复,就是,他们也是代价。
暂时尚不知道,日资企业获得的答复是什么。估计也不会乐观。

前几天小鹏汽车说,五月份可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链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也是当年引进大众,通用的副产品。

image

而这几天的尝试的复工复产,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

image

关键的问题,就是把所有的责任都甩给了企业和个人。 要求企业签署复工承诺书。

image

实际上这个方案,实操性很差。

一,楼栋七日阴,本人七日阴。这条就基本关住50%的人。
而现代化生产环节是高度配合的,不是50%出勤就能恢复生产的。

二,离开社区后,吃住在单位宿舍。那这些人的家里人还要不要管?
谁来保障他们家人的最基本生存需求,居委不可能保障的。

三,将所有的责任全部转移给了企业
这根本不是复工啊,只是换个地方隔离。对企业极为苛刻,要求各个车间物理隔离,无接触工作,出了疫情企业负全责,一天两测,早上抗原,下午核酸。

有消息称,一些外企对这种措施表示不同意见。

image

而这些允许复工的企业也是精挑细选的,第一批666家。而上海有多少企业呢?长三角有多少企业呢?

在战争中大轰炸是摧毁敌方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二战中,德国对伦敦发起了大轰炸,试图摧毁英国的生产能力。但是轰炸不是24小时的,无论是V2导弹还是飞机都是有间隔的,轰炸也是有死角的。只要轰炸一停止,伦敦的军民就钻出防空洞,恢复生产自救。

而现在的做法,是24小时无间隔的,无死角的。就算是大轰炸,也不会对物流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就算是大轰炸也不会造成这样的食物短缺啊。

我就问一句,是不是现在已经完全不在乎经济了?
这可是过去几十年几代人奋斗的成果啊。

孙春兰疫情视察涉嫌摆拍

上海发布提到 “孙春兰来到黄浦区老西门街道梦花街区域,实地了解厨卫合用住宅及老旧小区疫情防控情况。

实际则是在 “梦花街附近豫园集团有限公司楼顶” 进行摆拍

image

官方视频播出效果:

4.mp4

对面楼居民拍摄到的效果: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端传媒】截至2022年4月,我們對「COVID-19後遺症」的了解有多少?

(转载自 端传媒

特約撰稿人 汪詰2022-04-12

【編者按】本文作者為上海科普作家汪詰,所住小區自3月16日就開始執行封控管理至今,近期曾發表文章《不吐不快:面對疫情,上海人真正怕的是什麼?》並公布與上海疾控專家的電話採訪錄音,引起較大反響,另有後續文《回應「不吐不快」的若干質疑:別曲解、別扣帽、別外行》

COVID-19疫情已經到第三個年頭,保守估計全球已有超過 5 億人次被SARS-CoV-2病毒感染過,醫學界對其後遺症目前到底了解多少了呢?

首先,各類肺炎一般都會留下各種程度不同的後遺症,COVID-19也不例外。但如果有人跟你說他得過COVID,好了以後就跟感冒好了一樣,完全沒什麼後遺症,這不見得是說謊。後遺症就是這樣,因人而異,談任何個例對我們從總體上認識後遺症意義不大,不管是完全沒有後遺症的,還是嚴重到被逼自殺的案例,都會存在。

有哪些「謠言」在流傳?

我們先來看一些在網上流傳很廣的不實信息,在一段中國內地網絡上傳播較廣的短視頻中,裏面有如下說法:

很多人戰勝了病魔,但難逃後遺症。在英國首批康復的4萬人當中,約有1/8的人在出院後5個月內死亡,約有1/3的人因為嚴重的併發症在半年內重新又住回了醫院進行治療。

很恐怖,對吧。但你仔細看,這一段前一句說的是後遺症,而後面跟着的卻是併發症,後遺症和併發症是完全不同的倆個概念。其實,這條消息的原始出處是《紐約郵報》2021 年 1 月份的一篇報導,這篇報導的信源又是一篇未經同行評議的預印本論文。這篇論文中最關鍵的信息是,這 4 萬多人的平均年齡為 65 歲,他們大多數都是患有各種類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常見的基礎疾病的人。換句話說,假如這些老人得的是流感,那麼他們同樣有非常高的概率死於併發症。併發症和後遺症是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不是我們今天的主題,因此不擴展開多談。

再來看這一條信息:

國際頂級的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項研究,一年的時間跟蹤了1276名從武漢金銀潭醫院出院的新冠患者,結果就發現儘管大部分患者恢復以後能夠基本正常的生活,但是健康狀況對比正常人來說差了很多,包括抑鬱、睡眠障礙、脱髮、味覺和嗅覺的缺失,頭疼關節疼,部分患者還存在心血管損傷的跡象,甚至還有部分患者出現了生殖障礙。

聽着也很可怕對吧。但真的有這麼可怕嗎?《柳葉刀》這篇論文是真實存在的。但這段視頻就是不告訴你該論文最後的總結:在1年的隨訪期間,大多數患者的身體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復,並且已經恢復了原來的工作和生活。(儘管後面補充了一句「健康指數仍低於對照組」,但這非常正常,感染組中只要還有 1 個沒有完全恢復,就會低於對照組。)

另外,這 1276 人年齡中位數是 59 歲,也是屬於本身就很容易出現抑鬱、睡眠障礙、脱髮等常見中老年人症狀的人群。視頻還把論文中的原文「在康復期間面臨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誇大為「還存在心血管損傷跡象」,還生生地造出了一個很恐怖的「還有部分患者出現了生殖障礙」,而論文中根本沒有提到。

再來看這一條信息: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腦科學系研究發現,在跟蹤測試的8萬多名新冠患者當中,普遍存在智力下降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患者智力下降了8.5,8.5意味着什麼?相當於大腦直接老了10年。

這項研究是存在的,我找到了視頻提到的這項研究的論文。但論文的結論是:COVID-19愈後的認知能力下降程度與患病時肺炎的症狀嚴重程度成正比。至於什麼最嚴重的下降了 8.5,大腦直接老了 10 歲的說法,又是視頻主播自己的創造。這項研究確認了在被病毒感染後的一年左右時間,患者的認知能力確實會受到不小的影響。但由於跟蹤時間很短,這些人的恢復情況,該論文並未提到。暫時的下降和永久性的下降又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

儘管我經常說,對於醫學來說,個案的意義不大,但下面這個所謂的個案看着特別驚悚,忍不住給大家看一下:

美國佛羅里達的一位患者新冠治癒之後患上了一種極其罕見的後遺症叫巨舌症,就是他的舌頭在不斷的長大,後來醫生沒辦法切除了他部分舌頭,才才逐漸讓他恢復了進食說話的能力。

我檢索了原始的新聞報導,準確的信息是,這位男子很倒霉,得了COVID住進ICU,然後又很不幸地同時舌頭腫得合不攏嘴。至於什麼「新冠後遺症」和「巨舌症」都是視頻主播自己根據這條新聞發揮想像力腦補出來的,新聞裏面根本沒有提到。如果按照這種方法來腦補,那全世界任何一種疾病都可以被報導成「後遺症」了。

可靠研究中的信息

我還想說,關於COVID-19後遺症的問題,只有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和高質量的論文才是唯一可以讓我們了解真相的渠道,任何個人,哪怕是聽上去名頭很大的「專家」的觀點,都是沒有太多參考意義的。

那麼,關於COVID後遺症,目前最佳的科學研究證據能告訴我們哪些可靠的信息呢?

通過論文檢索,我們會發現,關於COVID後遺症的研究論文那是汗牛充棟,太多了,如果要把這些論文都看完,哪怕只看結論,我估計也需要好幾周。這時候,我就想,要是有個人幫我把論文全看一遍,然後幫我總結一下,那該多好。實際上,面對某一個研究對象存在大量論文的情況,有一種叫「綜合薈萃分析」(Meta-analysis)的論文,就是相當於有一個這樣的研究者幫你做總結。

2021 年 8 月,《自然》雜誌旗下的《科學報告》發表了一篇關於COVID-19後遺症研究的薈萃分析論文,研究者從 18251 份論文中最終篩選出了 15 篇發表於 2020 年的高質量研究論文,這些研究一共涉及 47910 名患者,年齡涵蓋 17 到 87 歲。得出的結論,簡要概括是這樣:

80% 的人會在COVID-19康復後的數週到數月內,至少會出現一項後遺症,最常見的五種後遺症是:疲勞(58%)、頭痛(44%)、注意力障礙(27%)、脱髮(25%)和呼吸困難(24%)。此外,確定也是常見的後遺症,還有嗅覺和味覺喪失、關節疼痛等,一共發現了 55 種可以確認的後遺症。但遺憾的是,這篇論文沒有提到這些後遺症會持續多久,有多大的可能性會終生伴隨等等這些人們會很關心的數據。

注意,這篇論文雖然發表在 2021 年 8 月,但研究的其實是 2021 年 1 月 1 日之前的病例,換句話說,它的研究對象基本上都是SARS-CoV-2比較原始的毒株,並不是現在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奧密克戎毒株。COVID的早期毒株實際上已經基本從地球上消失了,我們現在即便被病毒感染,其實已經和論文的研究對象有很大差異了,但畢竟還是SARS-CoV-2病毒,參考價值肯定是有的。只是我們需要更新的研究。

我能查到的最新一篇高質量論文是 2022 年 3 月 8 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這項研究發現,感染COVID-19後,人的大腦組織結構會產生可見的變化,準確地說,就是患者的大腦皮質層厚度會下降 1% 左右,但這項研究被廣泛地誤傳為「新冠導致大腦萎縮」,實際上大腦皮質層厚度略有下降與「大腦萎縮」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研究者找到了 785 名 51 至 81 歲之間,在COVID流行之前就留有大腦掃描圖像的人,這些人中有 401 名曾被病毒感染過,384 名沒有,這樣就形成了很好的對照組。然後,再次對這些人的大腦進行掃描,就可以統計分析出患者的大腦是否發生了改變。

image

其實這張圖也很好地反擊了另外一個謠言,就是所謂的「大腦皮質層」的厚度降低是不可逆的。在這張結論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代表「對照組」的藍線,超過 70 歲的人,大腦皮質層卻有明顯的增厚。

所以,長期來看,這些皮質層厚度降低的人,他們的皮質層是否會恢復,也是未知的,要回答這些問題還需要時間。

另外也有好消息,2022 年 3 月 9 日發表的一篇論文說,之前的一些研究說COVID後遺症包括 2 型糖尿病,但最新研究表明,這種後遺症很可能是暫時性的,因為有 40% 的人已經在跟蹤隨訪期間完全恢復健康了。這個恢復速度超出了研究者的預期,所以他們迫不及待地發表了論文,認為這已經可以證明這種後遺症是暫時性的。

目前可以得出的結論

最後,我再來總結一下:

對早期毒株的研究表明,COVID-19後遺症確實存在,而且很普遍,但絕大多數人的後遺症並不嚴重,以疲勞、頭痛、注意力障礙、脱髮、呼吸困難為主,還會有較多人、估計 20% 左右的人會伴有嗅覺、味覺喪失或者改變,比如原本聞起來香噴噴的食物現在聞起來是臭的了等比較惱人的後遺症,但大多數人也會在數月之內完全恢復,也有極少的人一兩年都恢復不了。在患上COVID之後的若干時間,人的認知能力會有所下降,而且年齡越大下降得越多,長期影響還有待更多的證據。

以上,差不多就是截至2022 年 4 月,我們對COVID早期毒株(主要是德爾塔)後遺症的了解程度。

至於,在香港流行的奧密克戎毒株的後遺症影響,現在還缺乏高質量的研究論文(主要原因是時間還不夠久)。不過,考慮到奧密克戎感染者的症狀本身就比德爾塔要輕微很多,所以一個合理的推斷是,後遺症也會輕微許多。總體來說,我認為是無須過多擔心,影響絕不會大於普通肺炎。

请停止使用“躺平”与“共存”这两个语言陷阱

(刘远举 中产财经生活

我有一个希望。

我不懂公共卫生专业,无法斩钉截铁的说什么样的防疫政策才是好的,但我写公共话题这么多年,我可以肯定的说,“躺平”与“共存”这是两个语言陷阱。

我希望在当下的诸多争论中,停止使用“躺平”与“共存”两个词。

首先,在此次疫情中,没有任何国家躺平。

在新冠疫情中,其他国家无法做到**这样的封控,无法对国民做到令行禁止。这造成了防疫的被动局面,也造成了病毒的快速扩散。但是,这些国家从未躺平。

以全球抗疫大失败国为例。先看图

image

除了图片说的这些,这个失败国还呼吁人民戴口罩、生产呼吸机、关闭航班等等措施;还向全球提供疫苗与药品,包括**在内。这怎么能叫躺平呢?

除了大失败国,韩国、日本、新加坡、英国、法国等等国家,都在积极抗疫,都没有躺平。当然,他们都做不到与**一样。

这未必是政府弱,也不是政府不顾人民,而是他们国家人民自己的选择。选择了,承担了代价,人民情绪稳定,国家局面稳定,现在,都逐渐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遗憾的是,就在这些国家人民做出的选择,经历其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嘲笑人家是躺平。这是污名化他国人民的选择。

疫情是全球同此凉热,各国有各国的国情、有不同的人民、不同的考虑、付出不同的代价,我们没有必要去嘲笑,去污名化任何国家人民的选择。不能说,和**不一样,就是躺平。这是傲慢的。

三体中说,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抗击疫情,困难不是障碍,傲慢才是最大的危险。

地球是个村,把其他国家政府形容得像恶魔一般,把其他国家形容得像地狱一般,对同为地球村村民的我们,也并没有好处。

现在看起来,其他国家会比我们先走出疫情,躺平这个词却变成了一个魔咒,反过来使得我们进入一个语言陷阱,暗示任何改变都是放弃抵抗。

这是非常错误的

第二,**的防疫政策无论如何变,都不会是躺平。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的防疫,过去没有躺平,未来要优化也绝对不会躺平。只要坚信这一点,就不应用“躺平”这个词。

我们仍然会保持必要管控,社交限制政策,限制餐厅、电影院、图书馆的人流密度,减少人流聚集,降低病毒传播速度;

我们会扩张病床,尽力扛住医疗压力;

对于轻症和无症状,我们会采取方舱或居家隔离,社区积极给与支持,避免医疗挤兑,保障正常医疗服务;

我们会采取居家自测抗原,也会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我们还会引进更好的疫苗,生产出更好的特效药,降低重症与死亡。

有这些措施,怎么能说是躺平呢?更准确的说,这是动态的、可持续的、坚持抗疫。

第三,“共存”也是语言陷阱。

“共存”也是一个语言陷阱。

我们注定与很多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共存,老鼠、HIV、流感病毒、结核菌、幽门螺杆菌、疟疾、坏人与蠢人。但是,从来不会有人提倡与它们“共存”。共存暗示了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但实际上,这并不会发生,相反,我们会在生活中,持续的与新冠病毒做斗争——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等等。所以,共存也是一个语言陷阱,刺激出潜意识中的反感。

公共讨论中,大多数时候都是情绪的、短逻辑链的、非理性的、直觉的,所以,躺平、共存这两个词,所造成的语言陷阱,极大的阻碍了**人客观认识的发展。

《论语》有: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意思是: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抱持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所以,立身必先正其名,请停止使用“躺平”与“共存”两个词,可用动态防疫、可持续防疫、兼顾防疫等词取而代之。

上海求助有关的信息被 404

image

image

继上海求助之后 上海买菜 这个话题也被微博封禁

image

这几天开始微博和微信开始大量删帖,求助信息也成了一个敏感词被封锁。真的是应了如下这张图:

image

救救上财!!!

(原文 满分激光枪 2022-04-13 19:51)

image

很难过的是看到这样的情况却什么都做不到,许多人捐赠物资但却送不到学生手上,唯一能做得到的也只有发声让更多人知道上财目前的情况,希望能通过舆论的力量帮到他们。

image

上海累计感染超25万!最惨的是,他们永远上不了热搜…

(转载自 Poem 撒盐少年 2022-04-13 19:40)

上海感染病例居高不下,今天竟已经突破25万的大关!

确诊仍在飙涨,这也对应着苦难的重蹈覆辙、永无止境……

image

然而,最近看见几段爆红的视频,着实让我破防了……

两个上海的农民工挤在一间出租房里,吃着白水煮面,嘴里念念有词道:

“能够吃饱就不错了。”

image

他们的物资越来越少,就连这面条,还是他们托人买回来的,

农民工大爷一边吃着面条,一边还用手使劲擦着眼睛说:

“这样的日子太难过了。”

另外一个视频,是在某个高速路口,

一位疫情防控的大白,正在往一辆大卡车的车门上贴封条,这意味着,

在行驶的几天几夜里,司机的吃喝拉撒全都要在卡车里解决,

这位司机大叔无奈地看着窗外说:

“麻烦给我两个大点塑料袋,怕一会时间长憋不住。”

image

这就是外地务工者的困境,不是被困在上海工地、就是被堵在高速路口,

总之等待他们的,是被视作社会底层的排挤、是繁重且少酬的苦工,更是疫情中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image

最后,他们是抗疫最大的功劳者,却成了最不被吝惜的牺牲品。

1000名外地农民工 困在上海工地

这些故事,并不是个例,

自从上海病例暴增,对隔离病房的需求激涨,

这势必意味着更多的隔离病房、方舱医院,需要就地建造,甚至需要拔地而起,

image

于是大批大批的农民工被召到上海,没日没夜的工作,

一批来自平湖的40个农民工,来到上海松江区,支援建设方舱,

5天工期,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行,

平均17-18小时的工作量,甚至更有两天达到了24小时全天候工作,

image

风里来雨里去,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就是希望多一个病房可以收纳病人,

好不容易工期结束,他们打算打道回府,

这可好了,到了两地检查站才知道,没人接收没人管,接下来上海去不了,浙江回不去,

他们无奈道:

“上海让我们上高速自己找下路口,浙江让我们哪来回那去,相互来回踢,这就是支援回来的后果吗?”

image

还有更惨的农民工,不幸在建设过程中被感染,

等待他的,是无物资无药物更无人问津,更是身在异乡、面对未知病毒的恐惧,

4月9日,一通来自农民工的求助电话,让网友都泪目了……

他是3月20日来到上海建设方舱的湖北农民工,不幸在建设过程中被感染,

后来被安排在一个宾馆里隔离,和他一个情况的,还有很多人,

image

但无论他们浑身难受也好、恐惧战惊也罢,没有一个医护人员治疗、药品也没有,

好不容易打通的民警电话,民警也无能为力,于是这位农民工苦不堪言道:

“自己是来参加援助才被感染上,难道上海真的有歧视,在另外一个区感染的就不管了吗?”

他质问,“不管怎样,我是为上海建设奋斗过的,为了建设方舱医院得的这个病。

医院没建好,大家却被感染了,我们又不是乱跑才被传染的,我是为了帮助上海才得的这个病,你们现在不管我,良心何忍。”

还有农民工在网上发出求助说,1000多号农民工被隔离在工地上,

没有医疗、没有志愿者,药物和口粮也所剩无几,打电话打不通、找人找不到,

短短3天,确诊就从3例飙升道800多例,可如今他们仍是漂泊,无处可去,无人可依……

image

如果说上面的这些农民工还是会上网、会找出路、会求救的,

实际上更多农民工是无言的,任劳任怨,甚至是甘之若素的,

他们生性里的质朴,告诉他们选择相信、选择沉默、学习忍受生命中的一切苦难,

image

在一段视频里,在沪打工的6个建筑工人挤在一间宿舍,

他们生活可以用贫苦来形容,即便是如此情形,当有人提出要回家时,马上有人跳出来说:

“回家?想都别想!”

“一天一顿饭,哪怕三天一顿饭,饿死在上海,都不准回家,不准给河南老家添乱。”

另外一个同样在上海被封多天的农民工,

在视频里,他吃着一碗玉米粥配着榨菜,对拍摄者说:

“你不要把照片发到网上,你发网上咱家人一看见会担心的”、

“只要饿不死,咱就不能回家,千万别回家,回家给咱政府添麻烦”……

image

难过的是,他们是上海的建造者、是防疫的帮助者,是一车车水泥、一块块瓦砖的亲手砌造者,

上海需要他们的时候,大手一挥,他们蜂拥而至,

而上海不需要他们的时候,同样大手一遮,他们好像就销声匿迹,不复存在,

就像现在“拖欠工资”、“超龄清退令”的新闻还是层出不穷,

image

他们保障了城市的基建,却没人能保障他们的明天……

3000万货车司机 堵在高速路口

和他们境遇相似的,还有始终奔赴在路上的货车司机,

全国有超过3000万的货车司机,始终奔赴在路上,**国土面积浩大,公路运输占比就占到了70%以上,

本身这种运输就是非常艰辛的,没日没夜,饥一顿饱一顿,

之前还有媒体报道过随车的“卡嫂”(货车司机妻子)的生活,10天不洗澡、讲话看车防油耗子,

就是既做家庭主妇又做副驾杂活,昼夜颠倒、食宿不安,人都活的不像个人……

然而疫情的一撞击,他们就全部成了抗疫的牺牲品,

有网友说:“给大卡车贴封条,禁止卡车司机下车,吃喝拉撒都在车上。我以为是有人编的段子。”

没想到,这居然是不争的事实,

image

流程不合理,这地做的核酸到那地不算数,还得重新做、等,在这个过程中,吃喝拉撒都在小小的驾驶舱,

堵个几天几夜是常态,啃泡面是常态、饿肚子、上不了厕所是常态,总而言之,无限地等待苦难就是常态,

甚至在3月31日,网上一则消息称,一名货车司机因疫情控制无法下高速,滞留在吉林松原王宓服务区。怀疑他已经20多天没吃东西了,

3月30日,司机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他,真的是被活活等死的……

image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疫情都这么严重了,他们还要选择在路上跑?

对于他们说,这已经不是选择的问题了,而是生存的问题,

这3000多万的卡车司机,肩上的债务大山是你所想象不到的——

房贷、卡车车贷、小车车贷,呆在家里一天不跑,就是在变相地等死,

image

就像有一位卡车司机吐槽道:

“现在上海和周边就是层层加码,我们健康码绿码、24小时核酸证明都有,但是这些都不认,必须要通行证,但除非拉救援物资否则根本搞不到通行证,

现在司机们还要支付薪水,还有车贷,这样的一刀切政策完全不顾我们死活,直接就把我们搞物流的切死了。”

也像一位司机万念俱灰道:

“疫情爆发以来,他收入降到50%的时候,他依旧无条件支持清零,也坚决支持国家抗疫,

但是现在收入快降成0了,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尤其没法想象这样的生活要是持续两年,自己该怎么办。”

人类的悲欢 该如何相通

我一直很疑惑,一个人怎么可能既是立功者,又成了牺牲者呢?

明明是建造方舱的农名工,却落得一个被感染、被隔离,吃不饱睡不暖的境地,

明明是运输物资的司机,其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少领了工资甚至根本没有领到工资……

如果一个社会这样糟蹋一个人对其的信任和付出,那么这个社会还有未来吗?

更大一点讲,如果一个社会连人基本的吃喝拉撒、劳有所酬都无法保障的话,

我们还在拉踩、比烂,还在讨论共存或是清零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image

上述的农民工、卡车司机的苦楚难处,我想在这疫情中,打工人都深有体会,

只是在他们身上,这种态度差异的对比、生存的苦楚显得更加深刻,

就像今天东方卫视集结了一群明星,要给上海上演一出《众志成城 同心守沪——东方卫视抗疫特别节目》,

image

一面是他们在一片歌舞升平中自我感动,一面是农民工配着榨菜喝着玉米粥说:

“只要饿不死,咱就不能回家,千万别回家,回家给咱政府添麻烦。”

image

可真谓是鲁迅在《小杂感》中写道的: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只是这悲欢,若是一个人的悲欢也就罢了,可这是一个城市的悲欢,更是一个国家的悲欢,

若连这遍地的哭喊声、悲鸣声、怨声载道都能忽视,那这岂止是聋、瞎、傻,简直是疯魔啊!

于是你问我:人类的悲欢,该怎么相通?

image

让我来说一下,开头的两个故事讽刺的结尾吧,

第一个故事里的农民工,是上海隔离病房的建设者,他们来自外地,

被召来到上海建设病房,本是这座城市的恩人,可病房一完工,他们一下子成了“拖油瓶”,

第二个故事里的卡车司机,好不容易终于到了目的地,

有核酸结果,封条也安然无恙,但结果是:

核酸报告已经过期了,得重新做,重新等结果。

曾经的悲惨世界,就是现在的人间,他们被困在路口、被隔离、被封禁甚至被感染,

他们背着车贷房贷,为了生存硬着头皮出来奔赴山川湖海;

他们啃泡面煮面条吃榨菜,被“一刀切”的政策反复折磨;

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正当要求,只把这些苦嚼碎往肚子里咽……

你要知道,他们,就是绝大多数**人的现状,因他们,就是我们,

正如那段流传已久的话所说:

“今日不为他人鸣不平,明日何人为我诉不公,
今日我若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

拆解爆文《上海防疫,背后的国本之争》:我为何更关注民本思维和人性之战

(将爷 人格志

今天那篇《上海防疫,背后的国本之争》,火到一塌糊涂,有好几千人在打赏,刚才我想截屏,才发现被删了。

image

我拆解文章,从来不会说别人是在“带节奏”“贬卖情绪”,酸柠檬心理最要不得。就事说事,把是非、利害和价值的问题说透,这也就够了。

今天这篇文章能火,是有一定道理的——信息是丰富的,态度是鲜明的,用户是下沉的。

更何况,其中一些观点碎片,也有普适价值,能得到“清零派”“共存派”以及“迷茫派”的多方认同。

比如,在谈具体怎么做的时候,作者有这样的强调:

7、禁止任何抗疫形式主义,比如大规模核酸筛查,不是让你们在最短时间内比拼谁筛查的数量更多,却导致排队聚集时造成大规模传染;比如上面要求落地隔离14天,下面层层加码,隔离时间加倍,然后居委会的隔离时间又超级加倍,好像在玩斗地主一样。

11、禁止任何瞒报屏蔽行为,为什么会有人吐槽评论区是管控得最好的区,连抢不到菜的吐槽都不能说?如果你做得好,为什么会害怕民意?如果是担心境外势力误导舆论,请相信群众的火眼金睛可以掀出任何妖魔鬼怪,永远记住,民意宜疏不能堵,全国人民都在盯着。

很显然,这些观点碎片,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正义的。

或许正因为夹带了一些真言或批评,尽管这篇文章主体属于“野生国师”的“舔文”,很有技术、很会传播、极具说服力,但还是没活下来。

估计作者内心也很唏嘘,明明也是想全力助攻的,偏偏被当作是搞乌龙的。

这也是野生国师们的尴尬——舔就必须要舔它个彻彻底底。问题是,有的屁沟太深,他们也下不了嘴呀。

毕竟,不是谁都能练出胡锡进那种叼盘神功的。更何况,人家老胡那忍受打脸的功夫,堪称“脸部金钟罩”。

总之,《上海防疫,背后的国本之争》这篇文章,既有爱国粉红思维,又有理中客话术,还有批判公知视角,属于全方位无死角三重门全覆盖的联合收割机

当然,这篇文章也如卢氏胡氏周氏等文一样,在观点框架和学术逻辑上,存在诸多硬伤。

这方面,网上有不少针对性批评,很多也是从专业细节层面,点出了问题要害:

image

image

我无意于过多梳理类似上述的信息错误、逻辑混乱以及价值误导,这里只想说自己三点最基本的看法。

一、“国本之争”的说法,不止是不说人话,而且属于谬种流传。

众所周知,当代野生国师有两类:

一类是太低级肮脏型的,最极致的例子是“至道学宫”,说的多是美国做“人肉汉堡”的下作观点,内容下沉的用户,是专门给脑残愚昧也到极致的群体。

另一类是扛着一些大词概念,宏大铺陈到让人不明觉厉的。这一点,把“国运”挂在嘴上的卢克文算是经典代表。这类文章用户也很下沉,主要是关心时事的知识低层,但又找不到权威信息管道,缺乏理性思维模式。

今天传播甚广的《上海防疫,背后的国本之争》,就属于第二类文章的范式,算是巅峰之作。

这个文章里面也有大量概念和理论的错误,问题极其严重。

兹事体大,我不便细究,免得被说是落井下石,故而,只说点基础常识。

仅举标题中“国本之争”四字来说吧。

只要有起码常识,都知道“国本之争”意思,那就是指**古代的太子之争。

不论是哪种史料还是注解,都把“国本之争”具体到明朝明神宗册立太子的事情上来解释的。

image

关于这段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皇储争议政治事件,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查查。反正,那一场党争,直接逼退内阁首辅四人,涉及**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有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整治。

真正懂历史判断的,都知道“国本之争”就是晚明最残酷的政治事件,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你们可以去查查,在今天这篇文章之前,有没有正规出版物或主流媒体这样用“国本之争”的?

绝对没有!原因很简单,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字面歧义问题,而是重大的内容错误和价值观错误。

说得直白点,这词不可乱用的词,如果用在主流话语体系里,那是犯某种大忌的。

这一点,其实也是野生国师们普遍的风险,因为缺乏足够智识——拍马屁经常拍到马腿,舔屁沟时舌头上不小心带钉子。

其实,仅就“国本”二字,也不妨也去查查,也都没有这种用法。某种话语体系,其实也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学问。

更何况,从逻辑上,把这个错误概念用在具有普遍的民意判断上,也是非愚即坏,那就是阶级斗争思维。

这方面,我就不展开了。你们可以结合内容,仔细品。

要知道,谈“清零”和“共存”的,很多都是数以亿计的普通人。而此文中,却常常以“敌人”的进行归类。比如,作者这样说:

如若被敌人反对,那就好了,那就证明我们同敌人划清界线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掀出群众里的真正敌人,严打造谣传谣挑拨矛盾煽动网暴;

如此杀气腾腾,过了!

正因如此,这里我想引用一句加缪《鼠疫》里的话来总结:

人有无知和更无知的区别,这就叫道德或不道德,最令人厌恶的不道德是愚昧无知,无知的人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因而自认有权杀人。杀人凶手的心灵是盲目的,而没有远见卓识就不会有真正的善和高尚的爱。

二、大疫之前,警惕那些空谈“国本”大词,没有民本**的人。

在大疫面前,在民生难题已经成为强烈的SOS面前,空谈“国本”的“太子之争”,这是缺乏公共伦理的行为。

哪怕是退回到**古代,在这种关口,多谈点《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不失为一种正当。

我很少愿意谈防疫政策和模式。不过,在之前写的《“清零”还是“躺平”,有时承认无知比着急表态更加理性》,我明确呼唤,不能只站自己利益立场来看待,而要有最大公约数意识:

特别是在这个很多脑残连脑瘫都不如的社会,我笃定地深信,惟有政府善治,依法保护最大公约数的利益,才是解决一切公共管理危机的必由之路。

作为国家公民,我会积极履行防疫应尽的义务责任,一边配合防疫政策举措,一边行使监督的权利,来推动防疫走向更加科学文明。

我意思很明白,围绕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基于乌合之众的冲击,基于现代公共社会尚未形成,政府善治仍是当下防疫最重要的支撑。

其实,很多人最关心的,根本就不是“清零”还是“共存”的模式之争。

一方面,人微言轻,这些话题普通人够不着;另一方面,不论是疫情本身还是防疫力量,大数据都是由政府掌握的,期待政府善治出效果才是根本。

绝大多数对防疫提出的问题,包括一些所谓负能量,也都不是在否认“动态清零”的政策。

而是希望能够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来综合考虑。

这是因为,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很多时候,并不是相关政策本身,而是政策执行层面。

疫情中一些失范甚至作恶的小权力。吃不上菜,挨打挨骂现象频发,甚至到田间地头去粗暴对待没戴口罩的农民,这个都是没有民本**的表现。

比起古代受限于王权天下的民本意识,现在国家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本身是民本**的迭代升级。

这不仅要体现在立场理念上,更应展现在实践能力之上。

《上海防疫,背后的国本之争》这篇文章,大谈异解的“国本”,却不讲具体的民本,这个才是最可怕的。

以民本**为准绳,来看待上海防疫,才不会停留在口头上,才不会止步于观念环节,而会考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之所以要警惕那些空谈“国本”大词的人,他们媚权思维,往往正是建立在踩踏老百姓利益这个根本之上的。

三、是时候抛开“模式之争”,眼下最应正视的是疫情中“人性之争”。

一将功成万骨枯。很多人看待历史和现象,眼里永远只有那“一将之功”。但我不,我永远无法绕开“万骨之枯”。

是的,我受陀氏影响至深,一直把写作视为是在“人性的沙场”搏斗。

这些年,野生国师给国家社会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人性之殇”。他们的文章中,永远只有宏大的颂歌铺陈,而没有具体而微的人间悲欢。

看待疫情,基于当下的舆论场生态,我认为对普通人来说,更应该回归平民视角,以人性价值来进行尺量评判。

前两天,有一篇题为《求救》的刷屏文章,就因恶意举报被删。

image

而那名叫“职场人打卡日历”的微博博主,还为自己的罪恶丑行沾沾自喜,晒出了自己的战利品进行炫耀:

image

“反手就是一个举报”,面对这几个字,我眼前浮现的就是一个既猥琐又狰狞的邪恶面孔。

各位,他扼住的,其实就是很多人求生的喉咙呀!

只要有起码理性,都知道政府不是万能的,民间社会自救在当前,是极其重要的。

事实上,上海防疫,最不可低估的,就是上海社会互助和社区自救。

而“职场人打卡日历”,则以人性之恶,在毁拆着这样自救的堤坝。这种垃圾的存在,才是当前防疫面临的大敌。

几天前,我曾写过一篇《一只柯基被杀死在上海街头》,那个以防疫为旗号拍死柯基的,同样是需要先“做个人吧”的恶者。

政策再好,人性向恶,最终也还是一道无解命题。

从这个意义讲,比谈什么虚浮“国本之争”更重要的是,呼唤一场“人性之战”,以善良人性战争邪恶人性,才是当务之急。

image

疫情三年,我看过三次加缪《鼠疫》。不论是武汉,还是上海,很多人性问题,在我看来,也都在《鼠疫》中那座叫奥兰的城市上演过。

同样是在封闭的城市,同样是出行被突然限制,食物瞬间紧张,贸易旅游等各行业停转,各种谣言死起,城市陷入了无尽的恐慌和绝望。

小说的里厄医生、塔鲁、帕纳卢神父、格朗、科塔尔、记者朗贝尔,都在经受着一场人性的考验。

也许因为我自己也是比较怯弱有些自私的写作者缘故,这部书中的那个完成灵魂转身的记者朗贝尔,对我的触动最大。

鼠疫来临,朗贝尔是想出逃的,去见自己的爱人。只不过,老天与他开起了玩笑,他一直走不脱。

后来,看多了鼠疫中的各种黑暗与阴谋,他在爱情和博爱中,在人性善的力量驱动下,留在了奥兰,和大家一起战斗。

经过了“逃跑”“观望”“迎战”这三种状态的朗贝尔,最终活成一束光,照亮了别人。

所以,面对疫情,真心希望所有公共表达者的文章,也都能有一道人性之光。

在《鼠疫》里,也有大量荒谬、愚蠢、恐惧的社会现象,以及推卸责任、吃相难看、疯狂贪婪的罪恶者,包括卖假药的带货者。

疫情三年,很多人和事,在《鼠疫》里都能找到原型。如果表达自由,我真想写篇《对照记》,来进行一一比对,来预判他们的未来。

比如,其中人性极恶的科塔尔,就利用喝纯葡萄酒、含薄荷片之害的谣言,大捞黑心钱。这一点,是不是像当初那些贩卖或带货“双黄连”等之类的坏逼?

不论是加缪的《鼠疫》,还是现实的防疫,很多时候,也恰恰就是让人面对权力管理感到绝望的时候,人性成为把人拖上岸的最后那根稻草。

正如汉娜·阿伦特在评价加缪《鼠疫》时所说:

有一种加缪式的英雄主义,就是平凡人因为朴素的善良,而做出非凡的事情。

不得不说,现实中有一种最悲哀的是,很多人宁愿迷醉于莫名其妙的“国本之争”,也不会去思考什么才是“民本问题”,不愿意去投入“人性之战”。

image

上海区书记辞职信火了:我们无力承担和回答,但我们有底线

不能说的真理

各位尊敬的昌里花园的居民朋友:

可能,这是我作为这个居民区书记,最后一次用这个身份向大家发信息了,这一天肯定会到来,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昨晚街道工作群,一如既往的布置今天的工作:全员核酸检测。前一天的核酸结果小区里还有一部分的居民没有出来,今天又要开始新一轮,我们担心这样的操作模式会不会引起新的感染,我们居民、志愿者在核酸中是否会有风险,连续核酸超负荷的工作后,他们的身体免疫力是否足以抵挡病毒。

疾控信息的滞后,谁是阳性谁是密接,我们不知道;半夜偷偷跑到楼道帮居民进行采样,甚至名单管子错了都不会告知一下我们。十人一管和二十人一管的异常管子,涉及几十户人家,上门核酸后,居民健康云上自己查询阴性,但我们一直没有收到解封通知,甚至过程中出现两名健康云阴性报告已出,但收到街道确诊阳性的通知,我们也很迷茫,这究竟是哪里有问题?

一天天说的“应转尽转”,那到底什么时候转,我们都不知道;65岁以上不转,外国人不转。面对一些在夜晚冷风中瑟瑟发抖等待转运的居民,你们可以轻描淡写的一句,车子会来的,你们等一下,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而我们面对的则是因为车子过不来居民的气惯、不解、甚至是谩骂。

我们也心疼自己的居民,当听到被接走的阳性居民在大巴上辗转一夜12个小时还未找到接收点,我们也很焦虑,但我们只能默默接受,面对新一批转运人员,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劝说他们转运,我们不知道他们出去后会面对如何的境地。

3月11日被召集起来住在居委,历经了10天,不能回家,不能看望父母不能看孩子,每天睡个2—3小时甚至不睡;

3月24日开始,我们被召集全员到岗,直至今日,不能回家,不能看望家人,不能洗澡,甚至多次早饭,午饭都没有吃到,下午2、点吃午饭是常态化,不行吃个方便面,有些社工的药断了我们也没地方去配,还坚持在岗位上,没有人为我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整整15天了,我们没有洗过澡,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即使凌晨3点街道还在发核酸检测的指令和异管派单,阳性转运,数据核对,甚自己家人被封在小区是不是得到基本保障我们都不清楚,我开始逐渐害怕电话里听到家人诉说着:儿子,我药还有,吃的都有,你别担心好好工作。其实药配了多少,家里还有多少菜,我们能不清楚吗?子不孝,无法在二老的身边服侍,请见谅!

每一次居民需要问我们相关政策也好,解封的时间也罢,相关文件也好,太多太多我们基层最需要第一时间知道的,我们都不知道。面对断药健康受威胁的居民;面对接到病危通知书要去医院的居民;面对要去医院做化疗、血透等的居民;面对出现病危症状继续等120急救的居民。我们只能一遍遍电话街道希望快速协调,哭着不断的拨120,希望能快点接通,能帮助安排车辆,120的回答是等待,前面还有很多人在排队,你们居委应该自己想办法派车送人,请问我们自己都被封控了,怎么去送,即使外面有车,普通的车他符合转运条吗?有阳性确诊的,疑似的病人突发疾病,不是专业的负压救护车,我们能自己转运吗?谁来承担这病毒扩散的风险,谁来保护我们的社工自身安全?

然而上级唯一的命令就是,一定要安抚好社工情绪,安抚好居民情绪,上面的指令,是死命令,必须要执行。

时至今日,我们居委社工一例阳性(已经转运),我们全员密接(至今无人问津和转运,按理密接也应及时转运),从确诊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被隔离在居委,没有休息,没有对应的补给,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6个小时,凌晨核查排摸异常混管是常态,有些女同志甚至已经情绪崩溃、嚎啕大哭,每天无数个的电话,面对1847户居民的各种诉求,我们无力承担和回答,我们也是某个人的孩子、丈夫、妻子或是孩子,我们也是一群平凡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底线。

我们小区的垃圾清运,那么多的封控人员及阳性未转运人员,除此之外还要处理26个楼道居民的生活垃圾,保洁工连轴超负荷运转,已经在罢工的边缘,小区保安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手少,快递搬运量极大,还有很多团购的货物首先要运送到大门以内,还要帮助居委分发运输蔬菜和大礼包,楼道的消杀,超负荷的工作,体力透支,几个保安都倒下了。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小区的居民做了数不清的全员核酸,几乎没有一次,医护人员是准点到的,我们理解医护人员第一线的辛苦远甚于我们,但也请理解下我们几十个老中青都有的志愿者,从清晨6点就在冷风里苦等几个小时没有医护的苦,倒春寒的清晨特别的冷,难道就不能在时间衔接上做的更精准一点吗?

去年11月,我来到这里,整整5个月,经历了3次封楼,2次封闭小区,累积九次全员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我带着自己手底下这群“小朋友”已经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但是现在的形势,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了。整整四千多人的基本保障全部压在居委8个人身上,我们作为最底层的社工,又有多大的能力去解决如此大量人员的生活保障,没有人员,没有物资保障,街道委派的10个军保队员,第一天来了就因接触居委属于次密接,全部自我隔离在活动室,7天后解除隔离,说不做了,全部卷铺盖走人,留下一地狼藉……

今天,又要布置全员核酸,又要组织居民下楼进行采样,而小内的阳性病例和密接人员,只转走了部分,疾控信息严重的滞后,至4月4日采样的管子异常,我们今天早上才收到,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志愿者承担着不该承担的风险,居民随时面临着可能交叉感的风险,24小时内两次核酸,为什么就不可以等到小区的病例和密接都转运之后再进行全员筛查呢?

可是,“上面的指令,是死令”,是的,下死命令的都是从没去过核酸检测现场的人,他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防护服、手套、脚套等防疫物资的缺乏,为了这样的一道命令,可能有多少一线工作人员跟志愿者会被感染,有多少的人会无眠。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社区各个楼道的志愿者们和社区的大白们,他们才是社区中的英雄,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群众,总有那么一些始终坚持在防疫第一线不惧风险,负责送快递的,楼道管控的,建群团购的,助老服务的,核酸检测的,楼道消杀的,一场疫情让我看到人间还有真情在,虽然各种群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说这些话的人往往喜欢躲在背后放冷枪,请这些朋友们大胆的站到前台来,有那么多时间去批评,还不如用你的真心来为楼道里的居民们助一臂之力,谢谢大家。

2022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晚,看着窗外的绿意盎然,鸟鸣花香,感觉春天快来了,但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坚持到那一天。

昌里花园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吴颖川

2022.4.7

李强和孙春兰视察

4.10 孙春兰视察

4月10日,上海徐汇区传因孙春兰明天视察,要求沿线所有住户贴上封条,执行到一半时又被紧急撤回。

有人全部确认过了,明天确实是孙春兰视察徐汇区,然后他去的景点是百汇园,然后百汇园,现在在彩排阳台音乐会,明天进行表演。我同事全部确认过啊,明天确实是孙春兰视察徐汇区,然后他去的景点是百汇园,然后百汇园,现在在彩排阳台音乐会,明天进行表演。

根据贴封条的街道,明天领导路线是这样的:南北高架徐家汇路口下架,肇嘉浜路一直开,徐家汇左转到漕溪北路,中山北路右转,宜山路左转,田林路右转,然后回漕溪北路,上高架回去。

有个更神奇的事情。我朋友小区,虽然是每户封了,但是楼下的超市,突然要求开门。卖肉卖蔬菜,楼下的超市还临时每个弄都组了个群,说明天开始配送,细节非常逼真……

Video.mp4

为孙春兰准备的表演

4.11 李强视察

4月11日,李强视察的小区在夜间给居民送上了粮油蔬菜大礼包。

image

Video.mp4

老百姓看不懂的上海抗疫

(转自 胡思华 思华海上见闻 2022-04-16 09:27)

上海抗疫,老百姓看不懂。

说说老百姓看不懂的一些现象吧!

有的楼道封控前没有阳,
封控了半个月有了阳。

平台上的菜便宜,抢不到,
团购的菜很贵,容易买。

媒体说上海物资供应很充足,
小区的居民感到物资很缺乏。

各地支援上海好多好多菜,
小区居民出钱也买不到菜。

疫情防控要市民不聚集,
封控前超市里抢购到处是聚集。

疫情防控是为了让人不得病救人命,
有的人却因为疫情防控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送了命。

上面让小区居民什么事都找居委,
居委告诉小区居民什么事都要等上面通知。

封控前,楼道有密接就封控在家做核酸,
封控后,楼道有阳也可以跟大家一起做核酸。

同是上海市民,有的小区收到了上面送的四次物资,有的只收到了两次;有的小区收到了肉,有的小区没有收到肉。

在小区封控,你知道上海各地哪个小区有阳,却不知道楼道里是哪家有阳。

上海抗疫,一会儿健康云,一会儿是核酸码;一会儿做核酸,一会儿做抗原;一会儿是健康云数据不准,一会儿是核酸码闪崩;解封一会儿是4月5号,一会儿不知道是几号……

健康云的阴,不等于你就是阴。
疾控中心说你阳,你就是真的阳。

封控在家的,活蹦乱跳,
在外面抗疫的,满身疲惫。

平价菜总卡在“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
高价菜“最后一百米”一直没问题。

我在盒马当司机,才明白在上海送菜到底难在哪

(原文 为你写一个故事

“你们的48小时核酸结果出了吗?小区全阴吗?商委颁发的通行证办了吗?”全域静态管理后,上海所有机动车原则上禁止上路,除非以上三个条件全部满足。这三连问瞬间问倒了绝大多数,群里最后只统计出了16辆符合所有条件能动的车。16辆车,相比盒马在上海的用户规模,看上去杯水车薪,但涉及到紧急物资如药品、婴儿奶粉,每多一辆车,就能多解决几十个家庭的问题。

(小区门卫)还是好心警告:“出去后回不来不要怪我!”……邱克利果然再也没回到小区,出去三个小时后,附近小区出了阳性,物业发来短信,上百个字他就记得一句:“出了就别进,进了就别出。”直到今天,他都只能睡在车上。

车况毕竟有好有坏,烧机油的、漏冷却液发动机转不了的,平日里找个汽修几分钟搞定的事,此时无语问天,只能退出战斗。还要祈祷自己的小区、甚至附近的小区都不能出阳,万一出一个阳性,人就出不来了。……做一次核酸理论上能用两天,但实际只能跑几个小时。车队成员没办法,路上见到核酸就做,有人创下了一天5个核酸的记录。

志愿车队成立的第二个星期,16辆减员到了6辆。同时,被封控在小区无法返岗的门店或大仓员工数量,每天都在增加。盒马总裁老菜(侯毅)……的车好使,疫情期间,他几乎每天都要出门协调工作,有全市范围的通行证,还是辆SUV,能装。第二天,老菜真去七宝会员店装了一车货,送到附近的小区。小区还真有人认出他,拍照发到业主群。有人不解:“盒马老板都亲自送货?”

网上出现一条谣言,花1000块钱就能办一辆通行证,办的人多,还堵了车。……为防假证流通,第二天,交警查证严了很多,每辆车都要停下来检查,这一天送货效率低了很多。

车队4月5号的排班表显示,各种意外战斗减员后最终还留下6辆车,其中2辆运人,2辆送货,还得有2辆必须腾出来拉规定配送的莲花清瘟——盒马还有40多个店开着,在里面打地铺的分拣小哥,口罩防护服和莲花清瘟是规定必备品,必须有人送。“我们当然想每辆车都去给居民送菜,但如果店仓有一例阳性导致关店,那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只能严格按规定办”,何艳君说。

……保供人员的心态也因此受到影响。保供武汉时想的是“先把东西送过去,万一有事儿回来再说。”而现在,无论外地司机,还是市内人员,顾虑都很多:“我出去了,回来怎么办?”

大仓要进行防疫改造,她得去买点五金工具。仓库不远就是五金一条街,但都关门了。樊晓洁在所有群里问朋友:“谁认识五金店老板?封在店里出不来的那种?”最终,她从奉贤找到闵行,又从闵行找到嘉定,终于找到了一家五金店。店主看到一身大白的樊,以为是防疫检查的,死活不开门。……喊了半天,老板还是半信半疑,最后隔着窗户把东西卖给了她。

【上海疫情日常】居委的不作为

原文

坐标长宁区法华镇路751弄23号楼,老小区,楼里老人多。
封控前几乎没有阳性。4月6日1楼被确诊阳性,无转运和消杀,当天所有人下楼做核酸。4月9日1-6层楼每层都出现阳性。大家需要吃饭需要物资,但楼道狭窄,开门风险极大。4月10日,对异常住户上门核酸,阴性住户下楼做核酸。大家不敢下楼,但大部分还是下楼了。没有专业的消杀,居委会主任只好自己拿一瓶酒精无力地喷,但我知道这种消杀其实无效。
询问后了解,疾控消杀的规定是转运后才能做消杀。
这样就陷入了死循环,没有转运就没有消杀,没有消杀就继续感染。整个楼的阴性正在被清零。
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志愿者居民,冒着很大风险帮大家送东西运垃圾。
居委会也算是在努力,但没有办法。催了上面多次没人来管,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栋楼在团灭的进程中。
只能来微博求助了。但目前看整个长宁,也就是疫情开始时最轻的区,很多老小区陷入这种状况。所以对求助结果不抱希望了,只希望更多人知道上海市中心的真实情况。
我还有口饭吃,很幸运。

谢谢大家转发,很多人表示自己情况一模一样。感到封闭多日后上海疫情进入了社区爆发阶段,一种恶循环。封闭后尝试不断核酸清零的方式非常失败,越封闭阳性越多是很多小区的现状。
两个力所能及的小建议,大的咱也不敢提:

1、目前政策是居委会要保密小区疫情情况,所有人都蒙在鼓里,导致更多聚集和感染。信息透明才能更好防护!请上面不要要求居委会所谓「防止恐慌」的保密了!
2、阳性楼在消杀前不要下楼做核酸了。这是上面的任务,请上面知道这样一味核酸只会越来越多。

看到周围全是这样的案例,次生灾害普遍。这个清零嘛应该是请不零了。我们把老人、有基础疾病的人、孕妇等弱势人群保护好,让所有人有饭吃,然后大家就地方舱,就地免疫好不好呢。

我在大润发打了32天地铺,才知道疫情下的人最需要什么

原文 邢银欢 为你写一个故事])

*本文来自受访者口述:

我一天接了一百多个陌生人的电话:不要肉和菜只求一箱方便面的宅男,必须用香蕉治便秘的老太太,把红双喜加价到软中华的老烟民,为了一条数据线几乎崩溃的女孩。

“我的来电列表里全是陌生号码”

我叫王忠魁,今年41岁,是上海大润发南汇店的店长。我和105个员工打着地铺在店里已经守了32天了。

因为一个小小的乌龙,我的私人电话号码,被当成物资紧急热线发出去了。然后,我可能就成了这个镇最火的人。

4月1日早上6点多,一份带着我电话的物资保障通告被发出来了。7点我就开始接到电话,还没意识到是怎么回事。毕竟我管着一个大商超,这个时候,有陌生电话找我要物资,也挺正常。

结果,一个电话刚放下,马上另一个电话又接着打进来,一个接着一个,一连接了100多个电话。一天下来,头都晕了。

image

电话那头一开口就是报菜名,有要肉蛋奶的,有要蔬菜的,有要尿不湿的,五花八门,恨不得把我们的货点个遍。

我在商超这一行干了17年,每年抢年货、大促都经历了不少,也在疫情期间做过物资保障的工作。但这一次不太一样。

没有疫情的时候,只要花钱什么都能买到,买个鸡还是买个鸭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在疫情下,因为莫名其妙成了物资热线的接线员,我了解到了不同的人最想买到的东西,看到了在封控的环境下,什么才是人们心里最紧急的事。

满地都是土豆,他却抬头看见了方便面

后来我反应过来这其实是一个乌龙。

自从我们大润发被列为物资保供应企业之后,因为当地很多小区被封控了,我们主要对接的就是社区居委的集中订单,他们在我们这里统一采购米面油、肉蛋奶和蔬菜,然后派志愿者来提货,居委再安排人到户分发。

所以我们后来基本上没法服务散客了,因为疫情之下,这样不符合防疫规定,风险也很高。

那份通告上面,其实应该留我们对接人员的电话,而不是我的私人号码。可能当时情况比较紧急,也就这样放上去了。结果不管是社区也好、散客也好,只要家里缺东西就都打到我这里来了。

其中有一些电话,还确实是很急的需求。说是需求可能都有点不合适,其实更像是求助。

比如一个妈妈打来的,说家里孩子刚出生20天,她没有母乳,家里的奶粉也吃完了,想要买一些奶粉和尿不湿。现在回想起那个妈妈的声音我鼻子都会发酸,电话里婴儿的哭声又急又尖,她扯着嗓子才把需求说清楚,挂电话前一连说了十几声谢谢。我有个十岁的儿子在常州,如果没有疫情的话,我每周都会回家一次。我明白孩子饥饿难耐的时候母亲有多着急。

image
婴幼儿奶粉成为封控下的急需物资。

还有人打电话求助,说家里只剩两个土豆,还都发芽了。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还真有人正经提问:发芽的土豆能不能吃?

image

下面还有人不正经回答:上海地区的土豆发芽能吃,别的地方别吃。

真是心酸中透着一点好笑。

有些求助的原因,没经历过还真想不到。大多数人想要的可能是肉蛋奶和蔬菜,但肉和蔬菜不是对所有人都有价值。

一些00后或者刚工作的年轻人,在电话里告诉我,因为平时没有做饭的习惯,家里连锅都没有,肉啊蔬菜啊,对他没有意义。他就要泡面饼干,再配点水果。我会忍不住想,他家里是不是也有很多发芽的土豆?

image
对不会做饭的年轻人而言,满地的土豆都抵不上一包方便面。

我寻思了半天这算不算紧急情况?后来想想,总不能让人家守着一堆菜和肉饿死吧?这也太可悲了。那没办法了,我们也只能给他安排点泡面。

老人的求助也很多,有一次我们给一个老太太配送香蕉,因为她不吃香蕉就会便秘。老实说当时我有点犹豫,因为我们主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虽然说人不能让那啥憋死,但总急不过饿肚子吧?当时我接电话的时候有个女员工听到了,告诉我她父亲也有同样的问题,老年人的便秘非常痛苦,排便用力过大还可能引起心脑血管问题,我才意识到这个需求有多紧急。

image

还有一个我也没想到的紧急需求是数据线,尤其是苹果线。小区封控后,手机是很多人对外联系的唯一渠道,数据线一坏手机没法充电,等于是和世界彻底断了联系。我印象最深的是个小姑娘,说自己的手机只剩不到10%的电了,几乎是带着哭腔问我大概多长时间能送到,她必须马上关机,预估好时间才能开机接电话。

image

没办法,这些都不在计划内,但碰到这种没法不管的情况,只能去送。

这些天下来,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急需物品,是成人纸尿裤。这种情况我一般不会细问,我猜很可能是家里有卧床的老人或者伴侣,我知道作为亲人肯定很着急。虽然成人纸尿裤,其实不算我们说的基本生活物资,但能说这就不紧急吗?

image
尿不湿和成人纸尿裤,都可能成为封控中的急需品。

虽然我平时的主要工作是管理,但是接到这种特别着急的电话,比如涉及婴幼儿、孤寡老人的,我也没法拒绝。特别急的情况下,我就自己去配货,帮他们走下单流程,然后装箱后标注好,安排人送过去。

其实,我们的运力是很紧张的。

每天都有人加钱要烟,但我们不送

我们只有两辆负责配送的车,一辆依维柯是我们自己的,后座拆掉了,空间腾出来装货。另一辆车是我一个朋友的,我们都叫他黑哥。他不是我们的员工,是当地一个企业的小老板,土生土长的惠南人,生活水平很不错的。跟我不一样,他是一个非常开朗热情的人。

疫情爆发以后,他就主动跟我们讲,要留在这里,当一个志愿者,帮我们送货。

那个深夜着急买奶粉的妈妈,就是黑哥第二天早上把奶粉送过去的。

她收到东西后,打电话来说了很多感谢的话,又问我,可不可以把我推给其他妈妈。我才知道,这样着急的妈妈还有很多。所以我就让我们母婴部门的人去和她们对接解决。

就算是只满足那些最特殊、最紧急的需求,我们这两辆车的配送也是从早到晚都排满了。最忙的时候,黑哥早上4点就起来送货,开着自己的小面包车,每天跑四五百公里,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

因为送货去的地方,有很多是有阳性病例的小区,黑哥几乎全天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开车,很闷很难受的。外面气温只有七八度,但他里面只穿短袖,因为搬货卸货的时候闷在防护服里面很热。

image
黑哥和妻子一起为封控社区运送物资

所以我们的运力只能满足最紧急的需求,至于怎么样算是紧急,除了每天要吃的油米面、肉蛋奶这些最基础的物资外,其他东西算不算紧急,就只能我自己去判断了。

有些东西,可能在外人看来很琐碎,但是对特定的人就是很紧急的东西。

比如我觉得对一个卧床老人来说,成人纸尿裤就是很紧急的东西。对一个不会做饭的年轻人来说,泡面就是很紧急的东西。

当然,还有一些情况,对当事人来说紧急得不行,但我们是肯定不会送的。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的,其实打电话来要烟的人非常多,还有要酒的,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也是很“紧急”的。

急到什么程度?我听到的“加钱送不送“这几个字,基本上都是从买烟的人嘴里讲出来的,最厉害的一个,愿意用买软中华的价格买红双喜。

还有一个顾客很好玩的,要我们送打火机,也是火急火燎的。我默默听他讲完,最后问了他一句:先生,你家没有灶台吗?他就秒挂了。

像买烟这种求助我们没法满足他们,因为我们首先要保障民生物资的供应。

image
封控中对烟和酒的需求,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大

现在呢,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我们还是会自己派人配送,比如比较紧急的老人需求、或者婴儿食品。还有一些社区,因为有阳性病例,志愿者也出不来,这种我们也会送。还有养老院,附近几个养老院的供应都是我们店解决的。

我们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门道,比如我们会想办法合并一些需求,建议一些在我们看来不是特别着急的个人需求,直接去找居委提需求代买,然后让志愿者来提货。

不管是运力还是人力都紧张。我们正常有260个员工,现在因为疫情和封控的缘故,只有80多个人在岗,其中一大半人要加工生产供应给封控社区的物资。所以很多时候,热线里一些很急的需求,我都自己去配货。

image
大润发工作人员正在分拣打包商品

640个人的大锅饭

不知不觉,我和我的员工们,已经守在超市里32天了,经历过48小时的封控,最多的时候,加上导购、服务人员和商户,一共有640多号人被封在大润发里。

那个时候很难。我让大家把店里面所有资源都用上了,有的同事睡在停车场里。因为商超里有各种生鲜食材,我们做烘焙和熟食的员工也都在,吃饭我们就自己烧。当然是大锅饭,我们熟食区有烧饭的大锅。做一顿饭的劳动量还是很大的。

image
那口为640个人烧饭的大锅

刚开始的时候是有点焦虑的,最操心的还是防疫的问题,奥密克戎传播太快了,只要我们中有一例感染,很快店里就会出现很多阳性病例。保证他们的安全,是我最重要的工作。我在收货区放了一台喷雾机,每辆车进去都要消杀,在这一点上,我对他们要求很严格。

后来经过两次核酸,没有发现阳性,我们就暂时解封了。

又过了半个月,我们开了个员工大会。当时已经有很多员工被封控在自家小区了。我跟剩下的人讲,为了保障店里的运转,需要一部分人留守在大润发。接下来,因为封控,因为静态管理,你可能就不能回家了。这是个困难的时候,大润发也好,社会也好,需要我们纾困。但你也要考虑你的家庭,确实有困难的,那你就回去。这是自愿的,我们不强求。毕竟,员工也有家庭,家里也有老人和小孩。

最后有105个人留下来了。

我们的员工都很单纯的,没有太多复杂的想法,就是觉得这个时候有人需要他,他家里也没事,就留下了。

我和员工们就在超市里打地铺,晚上防潮垫一铺,办公室就变卧室,白天再收起来,又变回办公室。最远只能到室外的发货区或者停车场走一走。

我的生活比较简单,来的时候我只带了一些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洗衣服就弄两个脸盆,再去卫生间弄点水。

image
大润发家电区内的员工地铺。

白天的时候,员工的干劲很足。甚至一些事情,可能都不一定在他的岗位范围里面,但他们就是会主动去做。因为他们能收到很多社区群里的反馈,他们自己的社区,他们的亲人朋友也在大润发买物资。他们虽然守在这里很长时间了,但是可以看见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对外面世界的影响。这就不会那么压抑。

年轻的员工晚上会买点啤酒,去停车场里喝一下。我巡查的时候,会去看看他们。看看就走了,年轻人在一起,我去了他们可能会有点紧张,会打扰他们。

黑哥在外面送货的间隙,会跟我说一些自己的见闻。比如有的女孩子,已经四五天没见过蔬菜了,他送过去的时候,她们都哭了。有的居民,不管再晚,都会隔着护栏在那里等他。到了以后,他就把货拎到小窗口前面,一件一件慢慢递进去。

在封控小区里面,水果是很珍贵的,居民自己都没有多少,但也会拿出来给他。

他的小面包车上面就贴着“大润发民生物资保供专用车”几个字,封控小区里的居民远远看到,就觉得亲切。

image
黑哥的小面包车正在装货

隔着小区护栏卸货时,居民们有时也会向黑哥问起外面的消息。他就好像一个信息的三岔口,一头是封闭的小区,一头是我们这个封闭的超市,还有一头,是外面的世界。

我问黑哥,你一个家有余粮的小老板,当志愿者图啥呢?

他讲,你们是给老百姓供应物资的,如果你们自己的人去送东西感染了,那整个店都要关掉,物资的供应就难免要受影响。

他讲,你们是惠南镇的一道防线。所以他当然要来我们这帮忙。我有讲过吧,他是土生土长的惠南人嘛。

image
社区志愿者领取物资。

我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人,工作之余也比较乏味。不会想太多。接那些求助电话的时候,我都没想到过这一层。疫情里,一个店对一个小镇来讲,到底有多重要?

然后我想到3月29日那天,我们收到上面通知,要求我们晚上8点钟把物资备好。当时惠南镇大部分社区都封控了。很多居民没有储备,那天要留出4个小时的时间,让大家出来采购,准备接下来几天的食物。

时间很紧迫,之前没有任何征兆。我们就紧急清点人员,让能收银的都上收银线,生鲜货品提前整理出来,就放在卖场的主通道上摆着,等待居民来采购。

8点钟开始,就来了很多居民,场面有点像买年货一样。那4个小时,特别特别忙。当天晚上所有蔬菜、水果、鱼和肉全部卖光,连第二天的货都卖完了。

当时,我看着空空的货架,就感觉这个时候啊,幸福就是肉和蔬菜。

现在想起来这件事,我觉得,只靠一个店要保整个镇是不可能的,但哪怕只是保周边的几条街,让住在这几条街上的人们能吃上肉和蔬菜,就挺好的了。

最重要的是,让附近的人们知道,有这么个店一直守着他们,有群人会帮他们,他们就安心多了。

那个乌龙的热线电话,后来我实在忙不过来,就往上反映把通告上的电话换成我们客服经理的,结果这两天他的电话也被打爆了。

不过,还是会有人把我的号码当成物资热线打进来。我依然会帮他们想办法。

前几天还接到了警察的电话,说要帮居民买奶粉。因为很多时候居委、志愿者忙不过来,有孩子的人家里没有奶粉了,有些人就会着急得报警,结果还真的有警察打电话来找我们买奶粉。

其实听了那么多电话之后,我对这种事一点都不意外了。到底什么算紧急,在这些紧急求助里,当然大部分是家里的吃穿用度。但还有很多人求助的需求,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父母、家人,甚至是同村、邻居。

我不知道还需要在店里住多少天,也不知道还会接到多少紧急热线。

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家里人视频。我会问我儿子作业做得怎么样,我会让他在视频里面弹个钢琴给我听。

这就算是我自己的紧急热线吧。

求关注!今天上海暴雨,苦的是某些方舱里的人啊!!!

(转载 在风 每日风声

我之前因为给南汇方舱读者发声过,所以不少南汇方舱的人都给我反馈过后续。

但我没想到,一波刚平,一波再起。

今天来自南汇方舱的读者再次给我留言:

说今天上海暴雨,方舱出现了严重漏雨的情况,本来就休息得不算好,现在更让人崩溃了!

我直接放三个视频,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1.mp4
2.mp4
3.mp4

我第一时间真的惊呆了,还在问他们:“这是真的假的?不会这么严重吧?不至于质量这么差吧?”

然后我又转身去微博超话一搜,发现已经有南汇方舱的网友@蓝眼睛刺猬 在曝光这个事情了。

“南汇方舱严重漏雨!!!东西靠抢我忍了,被子薄我忍了,热水器、马桶是坏的我也忍了,今天这边一下雨我们这就漏水严重,这什么豆腐渣工程啊!里面还有很多人在发烧,咳嗽等症状,今天在哪住都不知道!!”

image

评论区里有人质疑,而她再三强调,这是真的,请大家相信我!!!

image

随后,我又发现了南汇方舱其实不只是个例……

2

除了南汇之外,还有浦东方舱的人也在求助:

“除了南汇方舱之外,今天浦东高桥港方舱也成了一片烂水滩,大家也请看看!!!”

image

浦东高桥港方舱被曝光,如下图:

image

image

image

下午五点左右,她还说,停电了!

image

然后,浦东高桥港方舱也不只是一个人在发起求助!

image

换句话说,今天上海暴雨,最苦的可能就是那些被拉到方舱,却依旧还在受苦的人们!

据说在同一个方舱里,有的人没事,但有的人就是屋内一直漏雨,且非常严重。

他们此刻希望被看到,希望问题被马上解决!!!

3

不在上海的人,你们可能不清楚,今天上海已经下了一整天大雨。

而到了今晚时分,上海更是8级大风+暴雨!这次的风雨交加很可能会持续到前半夜!

天文台已经发出这样的预警:

**①今天前半夜之前,都是上海风雨最强时段!**还会伴有短时强降水,部分路段可能会有明显积水,注意不要涉水!!低洼地带的往尽量高处走。

②未来6小时内本市大部地区累积降水量将达80毫米以上,预计后半夜开始逐渐减弱,但完全停住可能到明天上午。

**③同时要小心大风、雷电!**今夜上海大部地区还将出现阵风6-7级,沿江沿海地区7-8级的北到东北大风!大部地区还将发生雷电活动!

④今夜风大雨急,大家记得紧闭门窗,注意清理阳台易坠落物;防疫人员志愿者注意不要淌水,提前进入坚固建筑安全躲避。

真的,我无法想象,今夜的上海暴雨、大风、雷电三预警都生效中,这雨很可能要下到明天中午……那些漏雨方舱里的患者怎么办?有人帮帮他们吗?

在此,我为他们发起诉求:

其一,希望马上帮他们解决此刻的漏雨问题,建议及时转移治疗地方,不要拖,不要等,要马上!

其二,为什么会有漏雨问题?是因为某些方舱的建造工程太渣了吗,这个情况需要被重视,更应该被追责,到底这些漏雨方舱是谁在负责的?

最后,希望看到的人都帮忙扩散发声,帮帮他们!本来拉去方舱隔离就很不容易了,现在还屋漏偏逢连夜雨!

毕竟现在才晚上九点,这雨到了半夜更凶猛,甚至还会下到明天!如果最后是他们没有转移地方,而是一整夜用盆子接水,那我就真的服了……

Recommend Projects

  • React photo React

    A declarative, efficient, and flexible JavaScript library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s.

  • Vue.js photo Vue.js

    🖖 Vue.js is a progressive, incrementally-adoptable JavaScript framework for building UI on the web.

  • Typescript photo Typescript

    TypeScript is a superset of JavaScript that compiles to clean JavaScript output.

  • TensorFlow photo TensorFlow

    An Open Source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Everyone

  • Django photo Django

    The Web framework for perfectionists with deadlines.

  • D3 photo D3

    Bring data to life with SVG, Canvas and HTML. 📊📈🎉

Recommend Topics

  • javascript

    JavaScript (JS) is a lightweight interpre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first-class functions.

  • web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web. New door for the world.

  • server

    A server is a program made to process requests and deliver data to clients.

  • Machine learning

    Machine learning is a way of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that allows a piece of software to respond intelligently.

  • Game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game, make everyone happy.

Recommend Org

  • Facebook photo Facebook

    We are working to build community through open source technology. NB: members must have two-factor auth.

  • Microsoft photo Microsoft

    Open source projects and samples from Microsoft.

  • Google photo Google

    Google ❤️ Open Source for everyone.

  • D3 photo D3

    Data-Driven Documents codes.